浙江南浔石淙镇:代表助力“三下乡”,服务群众“零距离”
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湖州市南浔区石淙镇人大组织代表积极参与“三下乡”活动,将优质医疗、文化和科技资源送到百姓家门口,切实满足群众所需所盼。
医疗下乡,“零距离”守护群众健康
“平时买药看病都得到镇上卫生院去,自己腿脚不利索,子女工作也忙,出门很不方便。”家住镇西村的严奶奶在代表走访中向代表们诉说了自己的难处。在了解相关情况后,石淙镇“七彩代表”中的“黄色”民生关注小组积极开展调研,讨论形成相关议案,逐步推动了镇西村云诊室建设项目的产生落地。在建设过程中,代表们每月定期现场督导,协调解决设备采购、网络接入等问题。特别的是,在发挥云诊室原有医疗作用的基础之上,代表们积极推动功能升级,联系镇民政办等相关部门,将云诊室拓展为集“医养结合”“文化娱乐”“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可在此观看电影、制作糕点等。
不仅如此,为实现医生入村诊疗常态化,代表们积极联系相关部门,最终确定由镇卫健办与慈善分会牵头,联合菱湖医院开展“送医下乡”活动。“‘送医下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这也是我们每一位人大代表的初心。”镇人大代表、残联干部费锐一说。
戏曲下乡,“零距离”实现文化惠民
在走访调研中,人大代表们发现村民普遍反映农闲时节生活单调、文化活动匮乏,为此,代表们持续围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履职尽责。现阶段,通过与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对接,“送戏下乡”活动已覆盖所有行政村,村民们只需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到专业的越剧表演。“这次这个剧团唱得真好!希望以后能再多举办一些文化演出,唱的剧目也可以再丰富一些。”代表们耐心记录群众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推动文化服务模式更加精准,让“群众点单”成为可能。
同时,镇“七彩代表”中的“紫色”文明引领小组主动作为,不仅深入走访各村文化能人,排摸群众喜爱的戏曲类型,还积极对接镇宣传办,联系专业剧团,结合石淙本土文化元素,精心编排《蚕花恋》《樊泽渡口》等越剧小戏,并留存影像资料,让群众“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科技下乡,“零距离”赋能农业发展
“多亏了‘七彩代表’帮忙联系专家前来现场指导,不然我这项目很可能会夭折。”强村公司负责人陈永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在其引进蜂窝渔场项目的初期,由于技术不成熟,养殖效果不尽如人意。看着不断被捞起的死鱼苗,他立刻将这一情况通过代表码反馈给市人大代表费晓英,从而进一步反馈给镇人大主席团,引起高度重视。后续由镇“七彩代表”中的“红色”先锋示范小组出面,对接农业技术专家前来现场指导。专家不仅帮助解决了养殖桶内供氧量不足导致鱼苗死亡的问题,还进行了全程技术指导,帮助配备了智慧养鱼App,实现了远程养鱼投喂和圆桶养殖数据监测。现如今,渔场成品鱼品质得到稳步提升。
为切实解决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着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到“零距离”赋能农业发展,人大代表们还积极对接镇农办,邀请农业技术专家走进田间地头,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面对面解答农户疑问。同时,代表们积极宣传惠农政策,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帮助农户提升科学种养水平,进一步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