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苏州:汇民心民意 织繁华图景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3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苏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500多年的历史沉淀了深厚的江南文脉,绵延不绝、贯通古今。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考察时指出:“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不仅有历史文化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
既有悠远文脉、人文之美,也是经济重镇、产业高地,苏州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苏州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勇担“挑大梁”责任,围绕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苏州样板,紧扣中心大局,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书写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竭诚奉献、不负人民的新答卷。
近日,本刊记者走进苏州各具特色的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实地采访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聚焦苏式街巷更新改造、产业创新发展、青年就业创业、民生实事惠民等领域的典型事迹,深切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苏州的生动实践。
专业小组听民声 古城新貌火出圈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平江路的古城保护展示馆里,有两张地图:一张是现存最早的城市平面地图——《平江图》,另一张是“平江九巷”的卫星地图。2500多载岁月流转,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依然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以及“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水韵风貌,被誉为“没有围墙的江南文化博物馆”。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考察时的殷殷嘱托,让古城百姓印象深刻。
姑苏区人大代表张英缨在钮家巷社区工作了16年。依托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张英缨紧紧围绕古建老宅保护工作,深入开展调研。她发现有的住户私搭乱建,有的非法转让、转租获利,有的甚至成了群租的重灾区,煤气罐、煤炉混放,电线密如蜘蛛网悬在头顶,过道两旁见缝插针堆满杂物,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汇总街坊四邻的意见,张英缨先后提出多项建议,推动加强修缮历史遗存,并做到古城保护和改善民生协调发展。
在各方合力推动下,古街古巷迎来勃勃生机:“一块匾”古建老宅保护修缮工程,让古建焕发昔日光彩;改造居民家庭厕所,“一只桶”工程助力古城居民提升幸福感;承载居民记忆的古井,通过“一口井”老井治理工程旧貌展新颜……
有困难到人大代表联络站找代表,逐渐成为周边居民的常态。居民的事居民议,既充分尊重居民意见,又能将群众心声反映给各职能部门,完善街区建设和公共设施,助力基层治理,实现文旅提质和生活舒适的“双向奔赴”。 
如今,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又成为了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古城保护专业代表小组的活动场所。人大代表开展民生·民声直播活动,为观众讲述姑苏古城的悠久历史;实地调研古城保护和城市更新改造项目,专业领域人大代表为古城保护建言献策;从古城保护发展的角度,专业代表小组全过程参与城市更新立法工作……人大代表进家入站、履职尽责,恰如古城的一砖一瓦,坚实铺就了新时代古城的新生。
张英缨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充分履职,积极听取古城居民心声,持续推进古建老宅、古巷更新提升和品牌创新工作,更好为民服务,让古城社区居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一条平江路,交织历史与现代的经纬。开在老宅中的“网红”店,吸引游客拍照打卡;推出非遗联名IP文化产品,文旅热潮激发古城更加隽永的生命力。
看到非遗在年轻人中越来越“火”,全国人大代表姚建萍格外欣慰:“我们不仅要保护好非遗,还要通过创新融合,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金话筒’。”
观察点里汇民意 加快创新增底气  
走进位于太仓市的中国-德国职业教育产业园,各类制造业企业全流程对应的技能培训项目映入眼帘。相关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产业园的建立得益于各级人大代表的积极建言推动,于2024年列入江苏省政府重大民生实事项目,并于当年底正式启用。
来自各个职业院校的学生通过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以及在产业园培训中心完成系统的实操训练,拥有双重学习机会。学校传授专业知识和培训中心针对性强、产教融合紧密的技能培训的相互补充,形成双元制教育培训“矩阵”,紧跟产业发展新需求,有效破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缺乏问题。
为近距离观察企业运行情况,太仓市人大常委会将人大代表经济运行观察点设在产业园内,聚焦经济发展大局,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形成有分量、有质量的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助力深化对德合作和经济发展。
太仓市深耕对德合作30多年,得益于太仓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职业教育的大力推广,德国企业在太仓发展顺利,德企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借助经济运行观察点这个平台,我们在走访企业时听到这样的呼声,要实现对德合作提质升级,需要深入推进并不断优化‘双元制’教育发展。”苏州市人大代表樊奇说。
企业有所呼,代表有所应。樊奇和太仓市人大代表深入调研,不仅及时提交“双元制”教育的深度分析报告,还分别在苏州市和太仓市人代会上提交建议。其中在苏州市人代会上提交的建议被列为2024年度苏州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重点督办的代表建议。建议有力助推政府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双元制”教育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的出台。
在太仓,“双元制”教育的不断完善对形成德企集聚、推动太仓提升外商投资吸引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太仓通过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培养人才的教育方式,为企业源源不断输送技术人才,形成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与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相生相伴、互惠共赢良好格局。
昆山市建立15个人大代表经济运行观察点并出台工作办法,助力企业创新升级,护航经济发展;太仓市设立首批19家人大代表经济运行观察点,为经济运行提供翔实一手资料;吴中区推动17个观察点加强对全区经济运行的观察、分析和研究,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赋能企业健康发展……
凝聚各方合力,发挥人大代表在经济运行观察点的作用,是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生动缩影。人大代表经济运行观察点正成为苏州市各级人大拓展人大代表履职渠道,搭建各级代表在经济领域发挥作用的新平台、新举措,有力推动解决人才政策优化、“两重”和“两新”政策落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问题。
联络站里聚民智 民主充满“烟火气”
“徐代表,我们要向你反映一个问题:天池山路、藏北路交汇口车流量大,附近又没有信号灯,天黑出行十分不安全。”吴中区人大代表徐佩根在走访群众时,几位木渎镇北峰坞村民前来反映,两条道路交汇处没有设置交通信号灯,出村车辆、人员常与过往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村民出行存在安全隐患。
获悉情况后,徐佩根第一时间奔赴现场,细致了解交通状况,认真询问当地村民意见建议。总结整理后,他向吴中区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在藏北路与天池山路交汇处安装红绿灯的建议。区人大常委会及时转交有关部门进行办理。
一支笔、一本簿,人大代表记录的是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书写的是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拳拳之心。
“为完善代表履职平台,木渎镇搭建1个人大服务中心、1个人大之家、4个人大代表工作站和2个人大代表联系点,确保每个选区都有代表联系群众的阵地。”木渎镇人大负责人告诉记者,木渎镇定期举办“渎+建言”活动,这一活动已成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收集民意的重要窗口,增强人大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良好氛围。
“现在有了红绿灯,经过路口更安全了。”“我们向人大代表反映的问题,他们记在心里,4月下旬反映的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不同问题的进展都收获当地村民的由衷点赞。借助代表“家站点”,人大代表听取民声、回应民意,让“民声”有回声,让“民意”更满意。
“蜜桃人大代表联络站成立以后,实实在在为我们解决了很多水蜜桃种植的实际问题,桃子长得更大更好了。”在张家港市凤凰镇支山村的万亩桃园内,桃农刘大姐摘下一个红艳艳的水蜜桃。
借助凤凰镇人大搭建的蜜桃人大代表联络站,来自农业领域的人大代表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向广大农民提供政策宣传、信息咨询、技术指导、公益帮扶等服务,助力当地乡村全面振兴。“现在水蜜桃的销路也不愁了,又大又甜的桃子变成了我们农民沉甸甸的丰收果实。”
古色古香的凤凰镇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镇,近年来,在张家港市人大助推下,农文体旅融合发展,为这座江南小镇注入了向新提质的发展动力。
民主要具有烟火气,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才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2023年,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关于打造立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苏州样板的实施意见》。在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平台体系镇(街道)全覆盖的基础上,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推动“家站点”平台建设,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现形式,建好用好全市1489个人大代表“家站点”,打造以家为中心、站为延伸、点为特色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平台体系,全过程人民民主日益融入基层治理和人民生活。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亚平表示:“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推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开展‘双学双争双促’代表主题活动,有力促发展、惠民生,推动各级人大代表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为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积极担当作为。”(《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王萍 徐航)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