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淳安:探索“民呼我为督政会”群众建议办理协商机制
“建议在卫生整改时,能结合周边环境和实际需求,开展综合整治。”“这片区域人流量大,公共区域缺乏,建议在改造时能增设一些休息休闲区。”夏日里的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里杉柏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内,一场关于里杉柏道侧“三不管”地带综合治理的“民呼我为督政会”正在火热进行。人大代表、社区书记、社区居民和政府有关部门、相关单位负责人充分协商,并最终达成共识。
这场聚焦群众“关键小事”、社会治理“痛点难点”的协商督政会,正是浙江省淳安县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缩影。经过不懈探索,“民呼我为督政会”已经成为一项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群众建议办理协商机制。
定题
变“民意热点”为“督政重点”
2019年,淳安县人大常委会创新开展“农家式”代表联络点建设,旨在更好收集基层群众意见建议,实现群众“关键小事”在基层解决。“‘民呼我为督政会’也要和联络点一样,收集民情民意,成为群众意见建议办理的兜底保障。”淳安县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3月,淳安县人大常委会研究出台相关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督政会实行“一事一议”,建立由乡镇人大主席团主席任组长、主席团成员和相关代表组成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实施工作。同时,充分利用代表中心组履职竞赛工作机制,推动小组成员深入实地走访调研,摸清问题前因后果,探索问题解决路径。
“小区通行道路本来就拥挤,挡土墙修复后要保证车辆通行宽度。”“小区入住率高,在施工中要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尽量减少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挡墙隐患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中不是个例,建议开展面上排查整治。”在千岛湖镇李家坞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召开的“民呼我为督政会”上,围绕李家坞社区风暴巷挡土墙安全隐患,提议代表介绍议题背景,工作小组汇报调研情况,主席团提出意向解决方案,与会人员聚焦协商议题,结合自身经验,发挥专业优势,通过面对面交流,找准问题原因,开出“诊疗药方”。
商题
变“议事金点子”为“破题金钥匙”
“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遵循这一原则,督政会依托县人大代表联络体系,以乡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主阵地,并根据议题以流动联络站形式向村社延伸。应邀人员相互启迪、相互学习,真正让代表联络站成为基层人大贯通民意的“会客厅”,凝聚共识的“议事堂”。
淳安县西北部的王阜乡因盛产山核桃而闻名。2024年农历白露这一天是村民们翘首以盼的山核桃“开竿日”,而在一个月之前,在核心种植区严家坪村的代表主题接待活动中,大家还在为是否要统一“开竿”时间而争论不休。
“早打几日,多赚的只有几天的钱,口碑坏了,品牌就砸了。”“开杆日还是要固定在白露那天,保证品质就不愁卖。”在之后召开的“民呼我为督政会”上,大家达成了“白露之约”。与此同时,大家就关心的意外伤害应急救援、交易资金保障、采摘期缺水等问题也议出了对策。通过配备医疗救护车常态巡防、农商行增设取款柜台和取款机、分村错峰供水等举措,村民们期盼多年的愿望在督政议事的过程中一一成为现实。针对用水短缺问题,除实施分村错峰供水举措外,会议还建议在高海拔的柳塘村新建自来水厂。目前,水厂已完工并等待启用。
督题
变“清单销号”为“问题清零”
为了确保群众意见办得实,乡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代表对议事情况开展清单式督办。会中,对协商讨论内容和部门答复情况记录备案,根据现场解答情况形成“督办清单”。会后,对结果落实情况开展跟踪监督,通过“线上督、节点督、专业督”,建立“销号清单”,重点监督工作推进是否“变形走样”,落实是否“反弹回潮”,基层群众是否真正受益,切实做到解决一件销号一件。
为提高群众满意度,还建立了督事“双评议”机制。一方面,由乡镇人大主席团召集全体人员开展议题事中解决进度评议和完成后满意度测评,作为乡镇人大代表小组集体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集体评议驻乡镇部门的主要依据。另一方面,对乡镇人大主席团成员、人大代表全过程履职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并将其作为履职考核的重要内容。
在“民呼我为督政会”机制的推动下,救护车开进了乡间小路,电梯装进了集镇小区,路灯照亮了临崖村道,闲置学校又重新焕发了生机……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展“民呼我为督政会”56场,参与人数2436人次,48件基层代表和群众关心关切的痛点堵点问题落地解决,惠及群众6万余人。(作者:王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