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广西南宁:从三个维度促代表履职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8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全市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要切实扛起服务经济发展的责任担当,加强对经济运行、重大项目建设和财政资金使用等重点领域监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依法履职尽责,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提供高质量决策参考。”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自治区人大代表和部分市人大代表开展2025年年中专题调研,南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中贤围绕市“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若干重要问题,对广大代表提出明确要求。

据介绍, 2024年以来,南宁市人大常委会积极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深入推进“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工作,突出代表主体地位,努力拓宽履职广度,延展履职深度,彰显履职力度。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紧扣“服务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助推‘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 ”主题,深入基层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全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着力拓宽履职广度

“发挥好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特点,不断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做到时时是代表、事事有代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基于这一共识,南宁市人大常委会着力拓宽履职广度。

“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主题活动开展6年来,南宁市各级人大代表参与率逐年提升,群众满意度屡创新高,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人大代表中的省军级领导、市四家班子领导全员进站,推动办好民生实事,解决发展难题。2024年,全市1.2万名各级人大代表依托693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召开民情沟通会、调研座谈会等1000余场次,邀请4100多名群众代表参加,活动开展率100%,人大代表参与率超过95%;提出代表意见建议1936件,收集群众代表建议1013件,形成联络站重点建议913件,推动解决了一批民生实事,人大代表和群众对联络站重点建议办理情况满意度、主题活动开展情况满意度达到100%。

紧扣“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工作,南宁市人大常委会以全面开展人大代表联络站“十个一”活动为抓手,组织广大人大代表开展宣讲培训、调研视察、选民接待、服务群众等活动,推动经常性联系群众活动。全市693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在每月10日定时定点接待选民,其他时间工作人员常驻接待群众,做到“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南宁市各县(市、区)根据各自工作实际,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地方辨识度的服务人大代表、服务群众的工作品牌。例如,青秀区新竹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创新打造“竹声倾谈”线上献计问策平台;兴宁区朝阳商圈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指尖履职”扫码系统等,将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协同,实现24小时服务代表“不打烊”,代表联系群众“零时差”。

依托“智慧南宁人大”完善服务人大代表体系,南宁市人大常委会利用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工作系统实现代表建议办理标准化、流转无纸化、流程可视化,利用视频会议系统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同步聆听常委会专题讲座,实现人大代表履职“数智化”;深入推进“站点+”工作,南宁市人大常委会指导高标准打造横州市平塘片区、宾阳县大程片区、西乡塘区美丽南方片区、兴宁区人大代表服务历史文化街区专业联系点等11个代表联络站(点),人大代表服务群众更加便捷高效,“小平台”发挥出“大作用”。


着力延伸履职深度

坚持首善标准建强履职平台,南宁市人大常委会在主题活动筹备、联络站重点建议办理督办等方面不断创新,推动代表履职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注入活力和动力。

南宁市人大常委会聚焦中心大局,发挥要素优势,打造了一批定位精准、个性鲜明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形成“联络站+”立法工作、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生态环保、法律服务、侨务、民族团结等多领域结合的新模式,更好地为周边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三官一员”进站点,全市各站点联合公检法司部门累计帮助解决群众难事5000多件,推动化解矛盾纠纷3000多起。

南宁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早谋划、早部署,高站位综合研究主题活动各项工作,通过召开工作布置会总结交流、动员部署,统筹指导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为开展好主题活动做好充分准备。全市各级人大上下联动,牢固树立“一盘棋”理念,共同推动主题活动高质量开展;提前组织驻站的各级人大代表进园区、访企业、察项目,深入了解当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落实政策措施方面的具体情况,向辖区内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放服务发展壮大实体经济调查问卷,广泛征求企业的意见和建议;把脉问诊、解剖麻雀,为提出有针对性的代表建议打下坚实基础。

南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全过程旁听乡镇人代会,通过现场观摩、查阅资料、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乡镇人大和基层站点建设情况,指导推动基层人大工作提质增效;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在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中的作用,全面推行县、乡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将票决项目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为民办实事项目,切实加大办理力度和增强办理实效;广泛通过联络站活动征集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办理情况,听取群众对实施效果的评价,让群众“所想”与政府“所为”精准衔接,把民生实事真正办到群众心坎上。


着力彰显履职力度

坚持民生无小事,坚持实干为要,南宁市人大常委会推动“马上办”“回头看”,下大力气推动把群众意见和代表建议从“纸上”落到“地上”。

南宁市各级人大通过召开人大代表联络站重点办理建议交办会,集中交办重点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智慧南宁人大”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工作系统,实现联络站重点建议办理全流程标准化、流转无纸化、跟踪督办可视化,让人大代表通过手机App随时查看建议办理进度,并与承办单位及时沟通好想法、新点子。在开展《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执法检查的基础上,南宁市人大常委会针对乡镇人大工作制度建设滞后的问题,研究制定乡镇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办法等,确保基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更规范、更有力;积极探索代表建议办理新机制,在横州市、武鸣区等设立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建立线上线下“双线督办”管理模式,通过建议办理专项资金,撬动部门配套资金,推动迅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小急难”问题。

南宁市人大常委会要求各承办单位建立健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答复承诺解决事项台账,并将答复承诺事项在年底前再次书面答复人大代表,避免出现“答复一次过、明年继续提”的现象,确保持续跟踪、有力推进,揪住问题、彻底解决;坚持市政府每年就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报告,有力保障人大代表对建议办理的监督权。同时,南宁市人大常委会鼓励各县(市、区)探索有效途径推动建议落实,例如,横州市人大常委会对代表联络站重点建议办理工作开展“红黄绿”三色跟踪督办,对超期项目亮“红灯”,并听取承办单位专题汇报;对临期项目亮“黄灯”,市人大常委会现场督办;对紧急项目开“绿灯”,由市政府召开协调会一体推进。

群众的一句句“找代表真管用”,就是对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信任与点赞。邕宁区瓯文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提出人大代表建议,及时将驻站人大代表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的邕宁新兴产业园区龙门路段雨水、污水排放难的问题交由园区管委会办理,推动龙门路排水连通工程在3个月内竣工验收,保障了园区企业正常开工生产。

“新建一批代表联络站,提前谋划、提前部署年度主题活动,强化AI赋能代表工作……”下一步,南宁市人大常委会将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贯彻落实好新修改的代表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人大之为全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者:李明原 刘宇宁 刘锦钢)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