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畴:加强“专业站”建设赋能代表履职
“此前县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组织人大代表来走访调研时,咱们反映小区停车难的问题,没想到很快引起重视,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规划建设了临时停车场。现在停车方便多了,要给代表工作站点赞!”近日,云南省西畴县北回社区居民感叹地说。这是西畴县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生动缩影。2024年以来,西畴县人大常委会以贴近群众、突出专业、注重特色为导向,因地制宜创建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为“专业代表”搭建“专业平台”,开展“专业活动”破解“专业难题”,促进专业特长与依法履职相融合,打造形成具有西畴人大辨识度的代表工作特色品牌。
如何发挥代表专业优势?
突破层级和区域限制建站
西畴县人大常委会打破以往乡(镇)人大代表工作站建设模式,突破层级和区域限制,联合创建乡村振兴、教育医疗、弘扬“西畴精神”、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4个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将辖区内具有相关专业优势、擅长领域、职业职责的4级人大代表中的69名代表整合编组进站,让代表履职在前哨、服务在一线,为行业发展赋能增劲。“西畴县乡村振兴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曾登上2024年9月16日央视《新闻联播》。
民之所需,行之所至。西畴县各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秉承“专业人议专业事”的理念,建立“代表发起共建、常委会领导挂钩指导、乡镇人大主席团具体负责、党委、政府支持助力”工作机制,搭建代表履职新平台,畅通民意收集新渠道,推动代表工作个性化破题、特色化实践,以“专业代表之为”助推“民生福祉之进”。2025年4月,西畴县乡村振兴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开展“访企问策·共促发展”专题活动,深入19家企业全面摸排发展困境,综合形成31个问题清单,转交县政府办理,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如何制定有效制度规范?
推行“六步议事法”
西畴县人大常委会把满足群众需求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切入点,建立专题调研、意见收集、议事决策、办理落实、跟踪问效“五位一体”机制,推行听取意见、找准问题、提出建议、集中议事、转交办理、督促落实“六步议事法”,打通群众诉求表达新渠道,架起为民排忧解难“连心桥”,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西畴县各个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遵循代表“沉下去”办法“浮上来”的原则,紧扣“助乡村振兴促和美建设”主题、“促教育医疗高质量发展代表行”主题、“弘扬‘西畴精神’激发内生动力”主题、“探寻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新路径”主题,相继组织进站代表深入开展调研,在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召开座谈会充分讨论,引导代表提出真知灼见的专业意见和解决方案,综合形成有质量、有针对性的建议,按层次分类别及时转交政府办理落实,让代表的“金点子”变为利民的“金钥匙”,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相得益彰、赋能为民的基层治理新路子。
2024年5月,西畴县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人大代表工作站第一次座谈会召开。
西畴县人大常委会将优化西畴县校点布局列为教育工作重点,连续三年开展专项监督,并将校点优化关键工程票决为年度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依托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组织代表开展专项活动5次,31人次驻站代表深入一线督察,提出整改意见34条。
驻站代表张恩卫针对柏林中学仅有251名学生、教研难以系统集成、效益低下的实际,提出了优先优化整合的建议。建议经办理,2024年该校整体优化至县二中办学后,不仅就学环境、教育资源、育人氛围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师资队伍也得到了全面整合提质,学生们终于真正意义上上到了理化生实验课和音体美、信息技术等专业课,享受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服务及社团兴趣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全面加强。在县人大常委会及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的推动下,西畴教育实现了显著跃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分别提升至96.37%、100%、91.21%;全县义务教育阶段75%以上的学生享受县城及乡镇所在地的优质教育资源,教学质量逐年提升。
如何借势“数字化”促代表履职?
开设“人大代表直播间”
西畴县人大常委会积极适应数字化时代发展,在“代表之家”和“四个专业站”开设“人大代表直播间”,通过直播方式,代表们向选民群众宣传政策法规、解答疑问、回应关切,并邀请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专家、选民代表共同讨论。
今年以来,西畴人大“代表直播间”共计开展活动10余次,内容涵盖人大制度知识、特色产业发展、法律法规常识等内容。开播以来,吸引在线群众20万余人,现场答复问题700余个,促成解决西畴县特殊学校创办、牲畜交易市场建设、法斗乡坪寨河堡桥修建、西畴县城出口排水防涝等100余个群众关切问题。
2024 年12月,西畴人大代表在直播间开展重大民生实事代表票决项目征集活动。
在2024年12月人大代表直播间线上征集重大民生实事项目时,法斗乡老寨村委会村民孟国奎连线直播间,“老寨村的河堡桥多年来饱受风雨侵蚀,如今桥体破损严重,每逢雨季,河水上涨,村民出行面临极大危险,而且村里农产品运输也因这座危桥受阻,严重影响经济发展。”他希望能修建新桥,改善村民生活。孟国奎的发言引起直播间人大代表的关注,并引起观众共鸣,大家纷纷留言表示支持。由此,人大代表提出老寨村河堡桥修建建议。在2025年西畴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该事项被列为重大民生实事票决项目。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10月能够投入使用,届时村民出行将更安全,农产品运输更顺畅。
如何确保“代表说了不白说”?
专项督办促落实
西畴县人大常委会坚持用群众的视角评判工作、用群众的意见改进工作、用群众的困难问题指引工作,积极指导各特色代表工作站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强化建议办理情况的跟踪监督,确保民生实事落实“不打折扣”,民生问题化解“不走过场”。西畴县人大常委会依托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探索建立“人大+监察、人大+检察”等贯通联动监督新机制,实施以“古茶树保护”“医务能力提升”等为内容的联动监督,提出14条建议全部落实,助推古茶树发展提质增效和医疗服务能力提质利民。
乘众之智,汇众之力。西畴县各专业代表工作站不断延伸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触角,深入村(居)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及时将村(居)民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梳理成代表建议交由政府办理落实。创新建立“代表建议+专业督办”机制,制定印发《西畴县2025年度重大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跟踪监督实施方案》的通知,成立4个重大民生实事票决项目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围绕建议办理“前、中、后”三个节点开展专项督办,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加快办理进度,确保质量提升。
如何评价办理工作质效?
让人民群众当“考官”
西畴县人大常委会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创新建立意见建议办理落实反馈机制,坚持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政府办理落实和人大代表履职的标尺,全面准确、有效、真实地反映工作成效。截至目前,人大代表通过“民主议事厅”走访接待基层群众940余人次、线上线下收集群众意见173条,“怎样发展林下经济”“群众如何参与乡村治污”等一大批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回应,有效解决邻里纠纷、婚恋矛盾、利益侵占等问题43件,同时破解了部分村寨因缺少本级人大代表导致联系群众“断线”的问题。
成效如何,由民评判。西畴人大组织各专业代表工作站对交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办理落实的问题清单开展跟踪问效,让群众当“考官”。聚焦城市管理的短板弱项问题开展专题询问,关注人数达 3.9 万人次,询问问题10个、整改10个,询问效果立竿见影,让“民声”变成“民生”,给出贴近实际的反馈意见,既接受群众的监督,又促进问题整改,提高群众对人大代表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实现代表履职与本职工作、联系群众与发挥特长、服务大局与促进发展三个有机结合。
西畴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零距离互动、面对面座谈、心贴心交流、实打实反映”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分门别类组织代表开展活动23场,四级代表进站651人次,接待群众1932人次,收集各类问题114件,协调转办解决58件,转化成意见建议56件,已办结41件,正在跟踪落实17件。
实践证明,创建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拓宽了代表联系群众的渠道,丰富了代表履职为民的内涵,提升了代表履职尽责的能力。“下一步,西畴县将突出‘一站一特色一品牌’,把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建成提升能力的‘学习站’、勤勉履职的‘加油站’、社情民意的‘收集站’、为民办事的‘连心站’、政策咨询的‘宣传站’、民智转化的‘议事站’,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扎根在烟火人间”。西畴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廷伟表示。(作者:王琼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