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福建上杭县人大:探索革命老区共同富裕“民主实践”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革命战争年代,闽西上杭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极端艰难的岁月,创造了被毛泽东同志赞誉的“第一等的工作”,开辟了“自由光明的新天地”。新时代新征程,在全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之际,省委赋予上杭“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打造全省共同富裕试点县”这一光荣使命,上杭老区苏区振兴发展迎来历史新机遇。

思路一脉相承,举措层层推进。上杭县人大常委会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围绕县委“六个共富”机制,发挥中央苏区民主建政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福建省唯一“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所在地、乡镇人大“1479工作法”策源地等丰厚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历史、理论和实践优势,积极探索县域共富民主实践,不断激发老区群众和人大代表“共富主人翁”精神,为加快建设共同富裕试点县贡献智慧力量。


开门问策 建言创富

共同富裕,民之所盼。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指出,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老区共富之路怎么走?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把系统谋划与问计于民统一起来。上杭县人大常委会立足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根植人民的优势,开办“民声话富”居民夜谈会、民主议事会,说愿景、话共富,吸纳民意、汇集民智。举办人大代表“共富金点子”征集活动,推动将“完善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加快中草药产业发展”等一批代表建议纳入共富试点“大盘”。开展人大常委会“主任接待代表日”活动,组织“代表建言、携手共富”主题宣传,广泛凝聚各方共识,提升建言献策实效。


城南社区召开居民夜谈会征集“共富金点子”

改革深化 创新助富

题定纲成,谋定后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如何更好落实省委提出的“大胆探索创新,勇于先行先试”部署要求?上杭县人大常委会着力从群众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共富突破口。探索乡村赴圩议事机制。结合山区赶集赴圩习俗,设立乡村赴圩议事站,推行民意收集、民事评议、民忧化解、民声回应等措施,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反映急难愁盼,人大代表在“第一线”倾听民声民愿,工作做法列入2025年县委“10+5”重点改革工程,获评龙岩市改革优秀案例。探索代表建议“月月办”机制,搭建“有事找代表”和人大代表工作室“线上+线下”平台,每月25日将代表建议推送“一府一委两院”,通过“提、议、推、办、督、评”的全周期工作法,推动代表建议落地见效。


“赴圩议事站”畅通基层民主“最后一公里”


民本惟上 携手共富

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如何把握“发展”与“民生”的关系?上杭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久久为功。树牢全县“一盘棋”思想,积极参与县委专班推进重点工作、乡镇片区联建工作,推进与广州番禺区对口合作、厦门同安区山海协作,助推厦门中医院与上杭县中医院合作的智慧康养建设等十大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深化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票决制,推动县委出台县乡两级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票决制实施办法,推行“党委领、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人大督、公众评”模式,推动县乡民生实事项目决策实施更加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县人大常委会票决产生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5个,总投资6.21亿元,已实施的重大民生实事项目测评满意率达99%以上。迭代升级“国字号”才溪基层立法联系点,实施立法信息采集提质扩点行动,打造“一站多点”立体式基层立法联系网络,推动更多民智民意、共富举措直达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有85条建议在已公布的12部法律中被吸收采纳。2025年,已开展了法治宣传教育法(草案)、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生态环境法典(草案)等6部国家法律草案的立法征询工作。

成功从古田开始,胜利在这里启航。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上杭有基础、有条件,更有责任和义务。上杭县人大常委会将大力传承弘扬“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基因,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市委和县委部署要求,依法行使好监督、决定等职权,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老区特色、时代特色,以改革创新精神展现老区人大示范之为、示范之效,助推探索走出具有老区县域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作者:方刚)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