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着眼“四聚焦” 注重“四结合” 以高质量培训赋能人大代表高水平履职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提升代表素质作为代表工作的重要抓手,对标对表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学习培训规划计划,有机结合省内省外培训优势,融合线上线下学习资源,积极开展新任培训、履职能力提升培训、专题培训、履职交流等活动,构建丰富多元、针对性强的培训体系,切实提升人大代表的综合素质与履职能力。



强化组织领导,“一盘棋”统筹推进

领导高度重视。省人大常委会始终把省人大代表培训工作置于重要位置,纳入年度工作要点与代表工作计划。每次培训,常委会领导都提前审定培训方案,出席开班式作动员讲话和专题辅导,确保代表培训工作提质增效。

统筹规划布局。届初重点聚焦新任代表的培训工作,集中组织新当选代表于省内开展全面系统的履职学习培训,确保新任代表履职培训全覆盖;届中常态化开展年度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旨在拓展代表视野、提升代表综合素养,并结合各专(工)委(室)开展专题培训,不断提升代表的专业水平;届末积极组织代表履职经验交流活动,促进代表间相互学习借鉴,力促代表履职经验成果代代传承。2022年,在玉溪市委党校举办了省十三届人大代表履职学习培训暨代表履职经验交流研讨班;2023年7月,举办省十四届人大代表新任培训,392名省人大代表参加,做到了新任代表学习培训全覆盖;2024年8月,以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为契机,组织72名省人大代表赴江西瑞金举办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深入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历程,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

完善制度体系。2020年,省人大常委会修订云南省实施代表法办法,新增代表履职学习培训的专项条款,既明确了代表履职学习培训的法律地位,也明确了代表履职学习培训的物质保障,为开展代表履职学习培训提供法律支持。2023年初,出台关于建立健全云南省人大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委员会联系省人大代表工作机制的意见,明确各委员会组织本系统干部业务培训时,要邀请联系代表参加,确保届中实现联系代表参加业务培训全覆盖。2024年初,出台代表履职评价办法,将参加本级人大常委会或委托选举单位组织的代表履职学习培训列为代表年度履职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

服务保障有力。在全力推进本级人大代表学习培训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地为在滇全国人大代表学习培训提供全方位、精细化的服务保障,每期培训均安排工作人员全程跟班服务。在组织省人大代表学习培训的时候也主动邀请部分在滇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学习,累计参加49人次。2023年9月,协助全国人大在昆明组织十四届全国人大少数民族代表学习培训班,做好相关服务保障。此外,还加强对州(市)、县(市、区)以及乡(镇)人大代表学习培训工作的专业指导,委员会领导多次应邀深入基层为代表进行专题辅导,并积极协助市县乡三级人大协调邀请立法、监督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授课,有效提升了基层代表培训的质量与水平。同时,指导省人大代表服务中心拓展代表学习培训业务,在课程体系和师资力量建设上提供专业指导意见,使之在省内外树立起了人大代表培训和人大干部培训的云南品牌。


着眼履职所需,“四聚焦”突出重点

聚焦党的创新理论,强化理论武装。始终坚定不移地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代表培训的首要政治任务与核心主题,将党的创新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列为代表学习培训的“第一课”。通过系统深入地学习,让代表们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依法履职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增强服务大局意识。深刻领会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与省委工作安排的精神实质与内在要求,精准定位人大代表工作的切入点与着力点,确保代表工作始终与大局同向同行、同频共振。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战略实施过程中,组织代表深入调研、建言献策,积极发挥代表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聚焦人大工作业务,突出履职能力提升。秉持“按需施教、精准培训”的原则,紧密结合人大代表的履职需求与工作实际,将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等核心业务知识作为培训的重中之重。通过深入学习立法程序规范、监督方式方法、代表议案建议撰写与办理等专业内容,有效提升代表的业务水平与履职能力,使其能够更加熟练、精准地运用法定职权,为人民群众代言发声、排忧解难。

聚焦反腐倡廉,突出廉洁自律教育。坚持把廉洁建设纳入培训的常规课程体系。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剖析、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引导代表深刻认识廉洁自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与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树立人大代表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注重培训实效,“四结合”形式多样

省内省外培训联动,拓展视野格局。充分发挥省内培训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与省外培训资源的拓展性优势,形成互补互促的培训格局。省内培训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的夯实与地方实际情况的了解掌握,省外培训则注重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与创新做法,为代表们打开视野、启迪思维,推动其在履职过程中能够博采众长、推陈出新。

线上线下学习融合,打破时空限制。积极顺应数字化时代发展潮流,创新培训模式,依托云南省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搭建线上学习园地,整合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为代表提供便捷高效的学习渠道。同时,有序组织线下集中培训、专题研讨、实地调研等活动,促进代表之间的面对面交流互动与实践经验分享。线上线下学习的深度融合,有效解决了代表因地域、时间等因素导致的学习不便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培训的覆盖面。

专题辅导与现场教学互补,增强学习体验。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将专题辅导的系统性、理论性与现场教学的直观性、实践性相结合。邀请资深专家学者、领导干部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解读政策法规、理论知识,帮助代表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组织代表深入基层一线、企业园区、红色教育基地等开展现场教学活动,让代表们在实地观摩、亲身体验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增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结合,激发内生动力。科学规划集中培训时间与课程内容,确保代表在集中学习期间能够系统掌握重点知识与核心技能。同时,积极鼓励代表开展个人自学,为其订阅《中国人大》《云南人大》等学习资料。协助“一府一委两院”加强与代表联系,及时向代表通报情况,提供信息,畅通代表知情知政的渠道。引导代表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激发其内在学习动力与求知欲。通过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的有机结合,实现培训效果的长效化。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