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乌鲁木齐市人大:持续推动代表工作攀“高”向“实”求“新”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聆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传统文化对新疆地区的浸润》,感受文化的厚重;研习《人大代表如何审议各项报告》,收获针对性指导;观看《申纪兰》的传记电影,汲取榜样的力量……近期举办的 2025年乌鲁木齐市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履职培训班暨“代表大讲堂”活动,让全体学员深感获益匪浅。

作为深入贯彻实施新修改的代表法之具体举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举办的此次履职培训班,也是该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推动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分镜头”。


持续“充电”

为代表高效履职“续航”

“换届以后,乌鲁木齐市共有五级人大代表 3124人。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代表学习培训作为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的先导性、基础性工程来抓,坚持‘四个聚焦’,实现人大代表培训覆盖面和学习质量的双提升。”这已成为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的规定动作。

聚焦理论武装,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人大代表培训的主题主线,出台人大代表培训五年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采取专家解读、代表宣讲、线上线下送课等方式,进一步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聚焦需求导向,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广泛开展培训需求调查,以提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为目标,坚持“线下”与“线上”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为人大代表依法履职“量体定课”。

聚焦方式创新,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在集中办班培训的同时,注重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定期举办“代表大讲堂”、召开常委会会议列席代表座谈会、学习交流会等,采取以会代训、履职经验分享、经验交流、座谈研讨等形式,激发代表参加学习的内在动力;与内地培训机构联合打造人大代表线上培训课堂,为人大代表搭平台、让人大代表当“主角”,发挥学习交流、提能增智作用。近年来,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开展集中座谈交流、“代表大讲堂”750余人次,利用全国人大网院、深圳人大线上培训等平台,开展云端培训 2100余人次,使人大代表学习形式更加便捷、内容更加丰富、交流更加顺畅,做到培训有侧重、全覆盖。

本届以来,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共举办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 7期、代表专题培训班 2期,组织各级人大代表赴内地发达地区培训 280余人次。


夯实平台

凭机制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为进一步发挥代表履职平台作用,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把加强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作为提升代表工作水平和基层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来抓,不断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逐年加大力度,全面推进基层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

以优化运行保障机制为抓手,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建好用好人大代表联络站的指导性意见,印发《关于落实建立健全八项工作机制、建好用好代表“家室站”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硬件标准、工作流程、活动载体等具体要求,全市 291个人大代表“家站”全部实现硬件过硬、运行达标。在此基础上,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建立市、区两级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人大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委员会包联代表联络站工作机制,包联领导定期走访站点,积极参加接待群众活动,检查指导联络站规范化建设及活动开展情况,帮助协调解决问题,有效促进代表履职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阵地建好了,活动要跟进。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按照“就近就便”原则,组织 3000余名五级人大代表混合编组全部纳入代表联络站,推行人大代表亮身份,对代表信息、年度计划、重点监督、履职成果实行全公开,督促代表进“家”入“站”开展活动;坚持“代表接待日”制度,立足社区“说事点”、民情恳谈会,邀请代表进站“坐堂接诊”,采取“常规接待 +主题接待”“站内接待 +出访接待”“线上 +线下接待”……如今,在乌鲁木齐市,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得对人、说得上话、议得成事”。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按照“一站一特色”要求创新“代表联络站 +”工作模式,带动一批富有特色、富有成效的代表联络站建在了群众身边,实现了代表联络站(点)联系无死角、代表全参与、内容全方位、活动全年度,推动代表联络站服务群众更深入、更便捷。

在充分发挥代表履职平台作用的同时,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更注重完善人大代表履职机制。着眼于强化“两个联系”工作,今年以来,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181人次,代表联系人民群众 1342人次,参与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活动 398人次。根据常委会议题和重点工作任务,统筹邀请相关领域人大代表、提出相关议案建议的人大代表和参加有关立法、监督等活动的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 45人次,面对面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搭建常委会联系代表“直通车”。紧扣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安排部署、紧贴工作实际,以“五个一、五个带头、一促进”为抓手,聚焦中心工作、聚集民声民情、聚合代表力量,积极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万名代表进万家”主题实践活动中做到“五带头五争先”。今年以来,各级人大代表开展各类宣讲活动 1675场次,惠及群众 7.8万余人次,收集、反映社情民意 2261条,为群众办理好事实事1853件。


落地回音

确保代表建议办理高质量

作为尊重人大代表、服务人大代表的具体体现,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把抓好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作为回应人民群众呼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渠道,以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办复率和满意率为目标,以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为导向,不断推动代表建议工作再上新台阶。

据介绍,乌鲁木齐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广大市人大代表依法向大会提出建议 209件,同比增长20.1%,数量高于本届以来历次会议,具有重点突出、聚焦民生的特点。该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市委中心工作,确定 11项 12件重点督办的代表建议,筛选 15件关注度较高的代表建议,明确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分别领衔督办,引领带动各级、各部门压实责任办好代表建议。

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完善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办理规则,特别是建立完善了建议办理的办前、办中、办后“三联系”制度,强化承办部门与提建议人大代表的沟通联系,准确掌握代表意图,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共商解决问题办法;落实承办单位直接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机制,听取和审议市教育局、市民政局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截至 2025年 7月底,乌鲁木齐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建议已全部办理答复完毕,代表建议得到解决或者计划逐步解决的占建议总数的 93.24%,代表建议答复率为 100%。

聚焦重点督办的代表建议,乌鲁木齐市人大专门委员会与常委会工作委员会严格依法履行督办职责,不断加强工作协调和督促力度,进一步发挥统筹协调的合力作用;积极改进督办方式,将督办建议与人大立法监督工作有机结合,专程邀请代表参加代表建议选题相关的视察调研活动,推动建议办理提质增效,实现代表建议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今后,我们将结合首府人大工作实际,自觉把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作为必备的基本功和必修课,推进新时代代表工作有创新、有突破、有作为,以代表工作的高水平助力全市改革发展稳定事业发展。”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作者:彭雅菲)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