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猇亭区:代表链上履职,赋能高质量发展
宜昌市猇亭区人大常委会紧扣“聚力支点建设·代表行动”主题,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实际,组建以现代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及高端装备制造、合成生物三大主导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的“3+1”个产业代表小组。通过专业化编组、精准化履职、闭环化管理,推动人大代表履职与产业链需求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有效破解产业发展难题,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方联动交流,搭建专业履职平台。打破常规层级界限,构建“产业代表小组+专家顾问团+政府部门”三方联动履职平台,实现资源聚合、优势互补、效能倍增。一是精准编组代表。将全国、省、市、区四级人大代表依据专业背景精准编入对应产业小组。如新能源小组汇聚13名市、区人大代表,成员覆盖了从研发、生产到市场应用的全产业链关键环节,为精准研判产业趋势、提出高质量建议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引入专家智库。聘请权威学者、技术专家担任顾问,提供前沿技术分析、市场研判和专业决策参考。如现代化工新材料小组在调研磷石膏综合利用难题时,专家现场指导并提出消纳磷石膏方案;合成生物小组在探讨科创孵化平台建设时,专家提供了关键性举措,显著提升了小组履职的专业性。三是强化政企互动。每场活动聚焦主题,邀请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全程参与、现场回应。营商办解读“亭好办”服务举措,人社局宣讲人才“引育留用”政策,应急管理局普及安全法规与实操要点。政府部门现场承诺“能解决的立即办,需协调的限时办,有难度的列入计划办”,形成高效响应机制。2025年上半年,“3+1”个小组累计开展活动6次,49名人大代表、70余人次企业家及顾问参与,收集意见建议20余条,推动解决急难问题10余个。
三维聚焦破题,疏通产业发展梗阻。各小组以问题为导向,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精准发力。一是聚焦要素保障疏通“中梗阻”。合成生物小组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蒸汽供应不稳定问题,华润电力总经理谭奎现场承诺将实施“3+2”供汽模式(3大主力机组+2套备用管道),确保“全年检修不停汽”;牵线微琪生物与华润电力深化碳捕捉技术合作,实现工业废气循环利用。新能源小组组织链上企业(起帆电缆、宜化化机、国电众恒、欧达机电等)互访对接,促成中低压电缆采购等5项合作意向,落地订单近千万元,有效激活本地产业链供需潜能。合成生物小组在座谈研讨中,建议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扶持、加快建设科创孵化平台,推动区政府在7月21日第三届“猇亭企业家日”活动上,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二是聚焦人才生态与营商环境激活“新动能”。现代服务业小组围绕“产业人才集聚留用”,提出扩大长江中学学位、开辟人才子女入学“绿色通道”、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等5条建议,均有效落实,其中策划推出的“工厂音乐节”“厂BA”篮球联赛等特色文化IP已成功举办,吸引青年技术人才近千人。三是聚焦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现代化工小组深入兴发集团,调研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升级路径,全国人大代表、兴福电子公司董事长李少平提出“深化与三峡实验室研发协同,突破草甘膦、有机硅产业关键技术瓶颈”的建议,为化工新材料产业向高端迈进、向市场转化提供了方向。新能源小组采用“政企联合招商”模式,成功吸引其上下游2家配套企业落户猇亭,延链补链强链效果显著。
三度融合聚势,赋能产业转型升级。“链上履职”模式的核心在于“三个深度融合”。一是政治引领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将省委、市委、区委关于“聚力支点建设”的总体部署和省、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聚力支点建设·代表行动”的工作要求精准转化为服务具体产业发展的代表行动,确保人大工作始终与中心工作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二是专业优势与代表职能深度融合。发挥代表自身行业背景深、专业能力强的优势,实现“懂产业的人议产业事”,大幅提升建言献策的精准度、专业性和实效性。三是闭环管理与长效机制深度融合。构建“代表履职—政企互动—问题解决”机制,并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固化为制度,如代表建议“直通车”、部门承诺“限时办结”等,确保履职常态长效,真正将代表智慧凝聚到产业链、代表职责压实到产业链、代表作用发挥到产业链,以人大之为促产业发展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