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落实“两高四着力”贡献人大力量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河南省三门峡市人大常委会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对标对表中找准人大工作的努力方向,全面担负起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推动“两高四着力”在崤函大地见行见效、落地生根。
聚焦高质量发展,以有效监督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三门峡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大要求,立足三门峡区位优势,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精准聚焦绿色低碳、新质生产力、“三大改造”等关键领域,通过执法检查、代表视察等方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抢滩布局,为将三门峡打造成材料新城和高端制造之城夯实根基。围绕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听取专项报告35个,组织视察或专题调研26次,推动自然资源部超纯矿物新材料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字号”平台在三门峡设立研发中心、中试基地,有效增强了三门峡的区域创新竞争力。对5家单位开展部门决算联合审查,推动财政资金聚力支持实体经济。开展政府债务管理专题调研,强化对“借用管还”全链条监督,为经济稳健运行筑牢防线。
聚焦高效能治理,以良法善治夯实治理根基
三门峡市人大常委会以“小快灵”“小切口”特色立法破解治理“大难题”。围绕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制定了《三门峡市白天鹅及其栖息地保护条例》《三门峡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三门峡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3部地方性法规。法规的实施为打造宜居宜业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了法治保障。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定了《三门峡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促进条例》《三门峡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前者以前瞻性视野,规范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后者强化电梯全生命周期监管,增强居民安全感。
聚焦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农业强省,以精准发力服务中心大局
三门峡市人大常委会紧扣现代化三门峡建设总体工作布局精准发力,打出监督“组合拳”,推动提升全市产业链能级。示范带动破解发展难题。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结合“万人助万企”“学查改·以企观政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等深入包联企业和项目走访调研,为其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要素保障等问题,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多维发力服务发展大局。推荐100名人大代表担任“营商环境体验官”,作出设立“三门峡企业家日”的决定,激发企业家创新创造热情,护航民营企业发展壮大。2024年,围绕绿色发展、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等方面,市、县、乡三级人大联动开展专题视察,收集问题23个并提出意见建议,报告调研情况,为市委提供决策参考。链上建站赋能产业发展。结合三门峡产业特点,在能源化工、新型材料、现代农业等产业链上建立产业代表联络站24个,组织460余名五级人大代表进站履职,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建设一个联络站、一个联络站聚合一批人大代表、一批人大代表推动一条产业链发展的良性闭环。先后帮助214家企业解决实际问题654个,带动4.1万名群众增产增收,有效助推了全市产业优化升级。
聚焦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以代表活动破解急难愁盼
三门峡市人大常委会引导人大代表聚焦“两高四着力”积极履职。精准确定民生实事。出台《民生实事项目监督方案》《重点建议督办工作办法》,创新“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办单、人大验单”机制。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专项监督,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板凳议事会、凉亭夜话等媒体和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让每件民生实事都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提前组织开展项目必要性、可行性论证后,在人代会期间票决出当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真正把“群众想干的”变成“政府要干的”。丰富代表履职载体。因地制宜加强82个代表联络站和8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建设,嵌入基层立法联系点和预算审查基层联系点,实现“一站多用”,为代表融入基层治理搭建平台。同步建成网上代表联络站,实现“群众码上提、代表码上交、部门码上办”,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得到人、说得上话、议得成事”。深化代表主题活动。聚焦让群众享受更加优质的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供给开展代表主题活动。2025年,动员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各展所长,深入基层开展富有成效的代表活动。建立跨区域、跨层级的专业性、行业性代表小组37个,发挥3481名专业代表的专业优势,推动企业享受100项政策资金近4.1亿元,让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共享高品质生活。
聚焦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有效监督守护幸福河
三门峡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两手抓,两促进”,一手抓生态环境立法,促进筑牢法治屏障。连续9年开展“环保世纪行”活动,将黄河保护法、环保法等纳入“八五”普法规划重要内容,结合“国家宪法日”等活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为法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氛围。一手抓监督问题整改,促进筑牢安全屏障。围绕中央、省委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中暴露出的问题,通过调研督导、明察暗访等跟踪督办,助力整改工作取得成效,推动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保障黄河安澜平宁。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关于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对政府9个职能部门和法检“两院”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题询问,刚柔并济助力生态修复,不断夯实三门峡生态环境“绿色根基”,确保一泓清水入黄河。
聚焦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以特色优势擦亮文明根脉
三门峡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助力文化强市建设。一方面,重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三门峡是仰韶文化发现地、命名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地,也是仰韶文化核心区。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三门峡市仰韶文化遗址保护条例》,对仰韶文化产业园“七个一”精品工程开展专题视察,为打造中国考古学圣地、仰韶文化城市地标和推动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增添力量。另一方面,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和传承黄河文化、仰韶文化、虢国文化、老子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通过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监督,既推动各项保护措施有效落实,又促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注重发挥人大代表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鼓励其提出意见建议,助力推出一系列富有创意和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为推动三门峡文化繁荣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人大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