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 联络站助力基层高效治理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重要载体。河南省沈丘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在大局下行动、于关键处发力,积极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功能作用,深入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大代表联络站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让基层高效治理的根基在民主实践中愈发坚实。
健全“有形覆盖”的网格体系
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全面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构建从县级到镇级再到村级的三级网络体系,推动标准化建设、制度化运行、常态化活动,实现县域范围站点全覆盖,形成代表履职有平台、联系群众有载体、人大工作有作为的生动局面,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沈丘实践。
在县级层面,聚焦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打造教育、卫健等专业人大代表联络站6个,让“专业人”干“专业事”,提升了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实效,真正将代表作用发挥到基层一线。聚焦基层矛盾化解,精心组建县人民法院人大代表调解室,将调解功能拓展到全县22个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鼓励和引导人大代表融入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全过程,为基层治理贡献“代表力量”。聚焦特色产业发展,打造服装加工、食用菌种植等人大代表共富创业实践基地7个,实现沈丘县优势产业全覆盖。
在乡镇层面,立足站点功能定位,全县高标准建成代表联络站22个,以迭代升级为抓手,按照注重质量、注重实效,成熟一批、推荐一批的原则,迭代升级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16个,进一步助推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活动走深走实。
在村级层面,按照就近就便原则,把22个人大代表联络站的“触角”延伸到198个党群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代表小组活动,做到阵地前移,服务下沉,实现沟通交流心贴心、联系服务零距离。
目前,实现全县2100多名四级人大代表编组进站全覆盖,形成了县人大常委会统筹谋划、乡镇人大和街道人大工委具体实施、联络站开展活动、各级人大代表广泛参与、线上线下协同推进的人大代表联络站“有形覆盖”的网格体系。
打造“有效覆盖”的运行体系
坚持把发挥代表联络站作用作为建设的根本目的,县人大常委会把握功能定位,不断完善制度机制,规范运行管理,丰富活动内容,确保人大代表联络站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
完善运行制度建设。规范有效运行是人大代表联络站的生命力,为此,县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的实施方案》《沈丘县专业人大代表联络站运行机制》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为代表联络站有效发挥作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建立健全联系机制。明确职责任务,才能凝聚工作合力,5名县人大常委会班子组成人员分包联系22个乡镇、街道,指导推进乡镇人大和街道人大工委开展联络站工作。明确县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县人大常委会各工委联系6个专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和7个人大代表共富创业实践基地。加强县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和39名组成人员每月进站开展联系人民群众主题活动。着眼人大代表履职管理,建立代表进站开展活动记录簿、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登记簿等6簿,引导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尽责,筑牢“双联系”工作制度保障。
丰富履职活动内容。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接续开展主动亮身份,当好宣传员、监督员、调解员、信息员、招商员的“一亮五员”活动和“为人民履职、为沈丘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各乡镇人大纷纷创新形式,人大代表联络站积极开展活动,县人民法院人大代表调解室探索建立一名人大代表与多名志愿者参与的“1+N”调解工作制,破解矛盾纠纷调解难题,及时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纸店镇探索成立了两堂三中心“民生信箱”、莲池镇开展大集上的特别“摊位”、东城街道建立社区居民议事亭等平台载体,通过丰富多样的民主实践形式,切实把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找准基层治理的发力方向
在汇集民意民智上察实情。群众诉求如何收集起来,是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的重要环节。今年5月在卫健系统人大代表联络站召开的《周口市中医药发展条例(草案)》立法征求意见座谈会上,人大代表、基层群众聚焦中医药科研创新、文化弘扬、产业发展等主题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共提出了多条意见建议,听取和收集人大代表、人民群众对法规草案“原汁原味”的声音,拓展基层群众参与立法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依法上升为国家意志、融入基层治理。
在联系服务群众上出实招。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是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举措。在今年2月县教育系统人大代表联络站召开的人大代表座谈会上,进站代表王若晨建议结合县第二初级中学片区接送学生造成交通拥堵的情况,优化公交站点,开通定制公交。为此,县教育系统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深入调研并提出建议,县人大常委会教工委积极督促县教体局、县交通局、县公交公司等相关部门办理落实,定制公交车已开通运行。
在化解矛盾纠纷上求实效。人大代表协助化解矛盾纠纷是多元参与基层高效治理的有效路径。县律师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专业优势,探索出矛盾纠纷调解“三诊”模式,即依托代表进站“定期出诊”调解;日常走访“上门问诊”调解;法律援助中心受理点“紧急会诊”调解。目前,“三诊”模式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7件,切实把“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落到实处,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作者:张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