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陀区石泉路街道:多元协商化解单车“围困”之局
“进出地铁口就被非机动车大军‘围困’,单车堆得横七竖八,跨不过也绕不过。”
“早晚高峰时段实在找不到地方停共享单车,我只能‘见缝插针’了。”
“居民晚饭后散步,看到这些乱糟糟的单车就心里发堵,高档的社区让这些车子拉低了档次。”
位于普陀区石泉路街道的地铁7号线岚皋路站紧邻住宅区、楼宇与商圈,成为上班族和居民们的出行枢纽地,也成了共享单车聚集地,近年来非机动车潮汐式淤积、乱停乱放问题凸显,成为亟待解决的管理困境。
专题协商谋实招 集思广益解困局
今年以来,普陀区人大代表、品尊国际居民区书记沈馗收到不少社区居民和品尊国际街区白领的反映——岚皋路地铁站出站口附近非机动车乱停放问题严重。为了搞清楚情况,沈馗多次前往地铁2号、3号出站口调研和观察,他发现不足百米的距离内,每日上下班高峰时段竟停放超过200辆非机动车,且杂乱无序,严重挤占了狭窄的人行道空间。为此,沈馗及时通过街道人大工委向相关单位反映情况。
今年4月,由街道人大工委牵头,邀请区人大代表、区建管委、区绿容局、交警支队、街道管理办、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街道城运中心、铜川网格工作站、网格服务队、共享单车企业、部分居委会和居民代表共同出谋划策,希望群策群力解决这一管理难题。在多次实地勘察后,大家在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石泉品尊国际街区基层实践站召开了专题协商会议,进行了热烈讨论。
会上,代表们和与会各方从“硬件”提升、“软件”管理、“数据”赋能等方面给出了诸多有价值的建议。区人大代表刘迎彬建议“以疏堵结合方式,同步增加科技手段,以达到使居民有序停放目的”。区人大代表赵健建议“增加隔离障碍物或越线感应提醒等设施,引导自觉规范停车”。区人大代表鲍博海建议“加强技术支撑,实现共享车辆精准定位,超范围拒绝还车”。沈馗建议“落实人车分流,优化通道空间,停车通行两不误”。相关职能部门、企业代表和居民代表还提出了增设停车场地、落实管理措施、加大宣导力度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与会各方打破壁垒协商议事,为进一步解决地铁站周边非机动车停放问题提供了许多“金点子”。
“攻坚战队”探新路 定向疏流化症结
协商会后,代表们马上主动与品尊街区物业管理公司、申通地铁集团及环卫作业公司等取得联系,通过反复现场踏勘和沟通协调,组建起“非机动车停放管理攻坚战队”,按照“腾挪空间、划区分流、积极引导、常态管理”四个步骤,形成了分阶段实施的地铁站周边共享单车管理方案。
根据方案,在申通集团、物业公司等多家单位的支持下,“攻坚战队”首先将原本停放在地铁1、2号口的非机动车转移至3号口西侧空地扩建的非机动车停车场,改造后的停车场可容纳近300辆非机动车,大大缓解岚皋路地铁站周边人行道的通行压力。与此同时,“攻坚战队”专门设计了清晰醒目的“B+R(Bike and Ride,骑行换乘)停车乐园”指引标识标牌,并在早晚高峰通过“轮值志愿者”有序引导非机动车辆规范停放、进行长效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岚皋路地铁站出站口共享单车乱停放现象得到有效缓解。
从发现问题到协商讨论,再到方案落地,既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律师、社区工作者协助代表联系社区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社区治理的一次积极探索。以“小点位”撬动“大治理”,以“小协商”推动“大和谐”,街道人大工委将持续为代表提供专业力量的支持和保障,助力代表们直插一线、直面群众、直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