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马上就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9月8日,渝北区回兴街道康晖路社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巴渝实践站开展了第二场区级部门负责人进站接访活动。辖区小微企业代表胡荣清提出商用电气费偏高、厂房租赁难等问题,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现场解读政策、答疑解惑。
“这是我第一次与部门负责人面对面敞开聊问题,对方还留下联系方式方便后续咨询,让我们对企业发展更有信心了。”胡荣清感慨道。
今年以来,渝北区人大常委会大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巴渝实践站建设,创新部门联动机制,推行“定部门、定职责、定时段”的“三定进驻”制度,实现了国家机关与人大代表、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确保各部门高效响应群众诉求。
现场接单不绕弯
区级部门负责人接访时为群众现场答疑
今年4月,康晖路社区巴渝实践站启动首批区级部门负责人进站接访活动,秉持“有诉必应、马上就办”原则,推动各部门“第一时间抓落实”。
活动现场设区经信委、区城管局、区交巡警支队三个座谈区,各部门相关负责人与人大代表、议事代表、群众代表围坐交流,认真记录诉求与建议,耐心解读法规政策。居民刘书权反映“海宁皮草城周边商贩经营导致路面有油污、行人易滑倒”,区城管局负责人当即电话安排科室人员赴现场核查,表示若情况属实将立即开展路面清理。针对群众反映的道路安全隐患、违规停车等问题,部门负责人还联合群众与人大代表实地查看、现场办公。
多方联动马上办
翠屏路和龙石路交汇处经整治后变得干净整洁
“锦华学校路口没有信号灯,人车混行,每次过马路都提心吊胆。”4月的接访活动中,社区居民王琴坦言,孙子在该校就读,每日送学需途经翠屏路与龙石路交叉口,早晚高峰人车流量大,无信号灯的路口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活动结束后,回兴街道依托巴渝实践站,联合区交巡警支队、区城管局开展现场调研,制定并实施锦华学校路口专项整治方案:增设交通信号灯、斑马线、环岛,更新交通标牌,优化通行秩序;整治道路两侧占道游摊,规范商户“门前三包”,强化环卫保洁,严查车辆违停。
整治后,路口面貌焕然一新,通行效率显著提升。整治期间,区人大代表吴建全程跟踪督办。街道还以此为契机,对玫瑰城、两港大道等重点区域同步开展排查整治,并建立“1+5”巡查、接诉即办、马路办公会三项长效机制,实现“巡查即改、24小时响应、现场协调难点”,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
实事进度报一报
在巴渝实践站召开回兴街道民生实事办理推进会
“民生实事怎么干、人民群众说了算,实事干得行不行、报给群众评一评。”在回兴街道,这不仅是深入人心的口号,更是实现“群众想什么”与“政府干什么”精准对接的具体行动。
2019年以来,回兴街道持续举办“民生实事报账会”,通过代表票选确定的民生实事累计达140余件,涵盖城市更新、电梯加装、疏堵保畅、居家养老、心理咨询服务等领域。
今年,依托巴渝实践站,街道成功争取7655万元中央专项资金,用于化家湾、双桐路等3个老旧片区品质提升改造及119台电梯加装,惠及3.2万名居民;慈善阳光基金覆盖1692名困难群众,引入的社区食堂已服务2.5万人次。
人大代表以巴渝实践站为平台,为企业解决用地、用能、用工等实际问题30余件,助力辖区17家小微企业获得3240万元资金支持,为55家企业匹配1800余个用工岗位。同时,通过“双月接访”“双轨接访”等活动,累计化解矛盾纠纷超千件,服务群众突破10万人次,满意率达100%;“民呼我为”机制年均办结群众诉求1500余件,24小时内办结率98.6%。(文字/图片:记者 周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