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陇南市武都区玉皇乡:着力建好用好“代表之家” 激发基层民主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9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近年来,陇南市武都区玉皇乡人大主席团紧扣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新要求,将“人大代表之家”建设作为提升代表履职效能、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夯实基层民主根基的关键抓手,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质量运行,使其真正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平台,为促进玉皇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民主法治动力。



高标准建设强基础,让代表履职“有阵地”

乡党委始终将人大工作摆在全乡首要位置,持续健全人大阵地建设,为人大代表履职奠定坚实的基础保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障,自觉在乡党委的领导下履行职权。成立由乡人大主席任组长,部分乡人大主席团成员和代表为成员的“代表之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推进“代表之家”建设常态化、规范化开展。二是科学规划布局。按照“因地制宜、便于活动、利于管理”原则,综合考虑代表分布、人口密度和交通便利等因素,在乡政府驻地高标准建成乡级“人大代表之家”主阵地,同时在群众居住集中、代表作用发挥突出的16个村设立村级联络站,形成“1+16”的网格化阵地体系,确保代表活动有场所、群众联系有去处。三是加强代表管理。针对区乡两级47名人大代表,逐村逐人建立代表履职档案,详细记录代表提出建议意见、联系选民、为民办事等情况,作为推荐连任的重要依据。加强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帮助代表熟悉履职流程,提高建言献策质效,促进代表能力双提升,激发代表履职热情。


常态化活动增活力,让联系群众“有温度”

阵地是载体,活动是灵魂,人大主席团着力推动“代表之家”活动的制度化、常态化、实效化。一是固定“接待日”听民声。将每月28日确定为固定“选民接待日”,每次活动安排1-2名区、乡两级人大代表坐班接待,认真倾听群众反映的各类诉求、意见建议和困难问题。对于能现场解答的即时回应,需协调办理的详细记录、分类梳理、精准交办,并建立台账跟踪督办,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今年以来,累计接待选民46人次,收集意见建议53条,推动解决涉及灾后重建、安全饮水、水毁路维修,村内巷道硬化等民生实事51件。二是丰富活动载体聚合力。定期组织代表在“家”内开展学习培训、工作评议、述职交流等活动。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普遍关切,先后结合项目建设工程质量、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结对关爱等活动进行现场视察调研,并提出针对性建议2条,为党委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托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以线上说事平台、“民事直说室”、“民事直说亭”、院坝会等为载体,了解群众急难愁盼,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三是创新线上平台拓渠道。依托乡级微信公众号、电话联系等线上平台,打造“线上人大之家”,让代表与群众的联系更便捷高效。对线上群众说事诉求及时回应,能线上协调的第一时间对接解决,需线下办理的同步录入台账,确保线上线下办理无缝衔接。



实效化履职显担当,让作用发挥“有作为”

人大主席团始终把人大代表工作能力提升作为服务群众的主要抓手。一是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利用“代表之家”阵地,定期组织代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人大决议决定。组建“代表宣讲团”,深入田间地头、学校村社,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各项惠农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等8场次,受众达220人次。二是当好社情民意“传递者”。 充分发挥人大主席团作用,组织代表常态化走访联系选民,广泛收集第一手社情民意。并进行深度分析研判,及时转化为高质量的代表议案建议。去年区人代会期间,代表们提出的《关于立项解决玉皇乡水毁公路维修的建议》《关于立项大山村-老蒿川及槐树山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建议》等建议,均得到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和有效办理。三是当好重点工作“监督员”。围绕乡党委决策部署和乡人代会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组织人大代表对重点工作、项目建设、民生实事等进行常态化监督。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专题询问等形式,提出监督意见3条,有力推动了全乡中心工作落实落地。四是当好矛盾纠纷“调解员”。鼓励区乡两级人大代表担任村级网格员,主动对接乡综治中心、派出所深度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成功调解邻里纠纷、土地权属、家庭矛盾等30余起,将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筑牢了基层治理的“第一道防线”。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