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广西玉林:“三个强化”强素质 “五级联动”作表率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5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通过老师系统讲解,我对新修改的代表法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今后,我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主动履职担当,积极为民代言。”近日,在参加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后,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人大代表,玉州区城北街道高山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牟盈表示。

今年以来,玉林市人大常委会把加强代表工作作为重要抓手,切实在人大代表学习培训方面下功夫,结合学习新修改的代表法,以“三个强化”有效提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积极引导全市五级人大代表加强联动、协同发力,进一步密切“两个联系”,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代表力量。


强化顶层设计

推动代表学习走深走实

玉林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加强对代表培训工作的领导,高标准落实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工程,聚焦学懂弄通、学新学活、学以致用三个维度,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线上学+线下学”“课堂学+实地学”三个结合,出台《关于落实人大工作“1+2+4+N”目标任务体系,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人大代表年度学习计划等,对人大代表“履职提升工程”和学习培训作出了整体规划。同时,该市人大常委会推行代表学习培训市、县、镇三级联动机制,实现人大代表学习由“软任务”向“硬约束”转变,推动全市1万余名五级代表学习培训制度化、常态化、全覆盖。

同时,玉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注重发挥“头雁”作用,带头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学习研讨新修改的代表法。4月上旬,该市人大常委会与深圳人大干部培训中心合作举办玉林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邀请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的负责人就新修改的代表法进行专门授课。同时,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精心挑选课题,结合自身经验为代表们授课,并坚持每年到市委党校为学员讲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理论知识。为了加强对人大代表学习的管理和督促,该市人大常委会还出台《玉林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履职考核办法》,投入140余万元打造玉林“智慧人大”管理平台,并建立与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及部分镇、村人大代表履职平台示范点实时联网的视频系统,为人大代表学习培训提供便捷的途径;借助数字化手段实行“云端管理”,实时查看人大代表学习情况等,切实提高人大代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强化载体创新

推动代表学习走“新”入心

玉林市人大常委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坚持每两个月举办一期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先后邀请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和专家授课,实现全市五级人大代表学习全覆盖,并安排履职经验丰富的人大代表结合培训班内容交流分享心得体会。

今年以来,该市人大常委会共组织代表培训3次,培训人数达3万多人次。

玉林市人大常委会还创新打造了“人大讲坛”“人大课堂人人讲”“人大机关下午课堂”三大平台,推动理论学习与岗位业务一体贯通、同频共振。“人大讲坛”每季度开展一次,邀请上级领导、各领域专家讲授经济、政治、社会等热点知识理论和当前中心工作。“人大课堂人人讲”每两个月开展一期,由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成员、各委室负责人讲授人大工作实务。“人大机关下午课堂”每个月开展一期,由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科级干部讲授办文办会办事和服务代表业务。目前,已举办“人大讲坛”6期、“人大课堂人人讲”13期、“人大机关下午课堂”10期。此外,玉林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建立33个人大代表小组和7个专业人大代表小组,深入开展“五个一”活动,进一步拓宽了专业人大代表的学习和履职渠道。

“让专业人讲专业课、内行人讲内行话”。今年以来,玉林市级已举办专业人大代表小组活动7次,培训专业人大代表420多人次。玉林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代表培训的做法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的肯定,还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唯一代表在相关会议上做了经验交流发言。


强化成果转化

推动代表履职提质增效

“以前过桥生怕发生意外。现在,在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推动下,旧桥拆除重建,不用再担心安全问题,大家出门方便多了。”近日,玉林市玉州区名山街道太阳社区的居民看着新建好的鸡母河下木桥高兴地说道。

这是玉林市各级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玉林市人大常委会在抓好学习培训的基础上,推动人大代表“学有所得”“学有所为”,进一步打开了人大代表履职的视野,拓宽了工作的思路,增强了履职为民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提升了人大代表履职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也有效激发了人大代表的履职热情。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履职作为,切实深化和拓展“两个联系”,深入开展“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等主题活动,推动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玉商玉工回归”是玉林市委、市政府的“一号工程”,是玉林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了充分发挥全市五级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今年年初,玉林市人大常委会印发了《关于开展万名人大代表访玉商玉工  助力玉林高质量发展活动的实施方案》,1万余名各级人大代表深入生产一线,察民情、听民声、聚民意,积极为玉商玉工解忧。截至2025年6月底,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共走访玉商4809家(次)、玉工1.2万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126条,推动解决难题1511个,为玉林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玉林市是中国南方地区香料主产区,香料种植历史悠久,还是中国最大的香料集散地、交易中心、定价中心,年交易额超过320亿元。为进一步助力玉林市打响“中国南方药都”和“南国香都”品牌,玉林国际香料交易市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驻站大代表刘芬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征集群众和企业、商户意见建议,提出《关于支持玉林香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商务厅等部门的高度重视。经过各方努力,自治区政府出台了《支持玉林市香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从支持建设高标准香料种植基地、支持玉林市香料加工高质量发展等9大方面出台重磅政策措施,推动玉林市香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宏大场景中,玉林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踊跃投身产业发展主战场。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开展产业发展调研,了解群众心声,研判市场前景,为产业发展“把脉开方”。同时,玉林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产业发展“领路人”的作用,示范带动各地群众发展各种特色产业。玉州区人大代表杨国勤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带动群众种植食用菌,将产业向农村纵深延伸,让农户与村集体经济同时享受产业“红利”;博白县人大代表朱光球把“发展产业、带动群众、共同发展”作为目标,深入分析市场,不断探索工作思路。经过努力,其所在企业获得自营出口资质,成功将两批近50吨沃柑出口印度尼西亚。博白县乃至玉林市水果首次实现自营出口,有力带动该县水果产业发展。(作者:黄冠华)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