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亮绿色龙江画卷的法治底色——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依法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围绕加快推进绿色龙江建设依法履职,助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让绿色龙江发展底色更足、成色更靓。”近日,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
密织生态安全屏障“法治网”
“经过多年治理全省水质虽然总体改善,但水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刘伟在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作《黑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说明时表示,“亟需通过地方立法推动解决全省目前水生态环境问题。”
在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的基础上,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黑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省人大常委会针对全省影响水环境质量的难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深入总结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机构改革、垂直管理改革等成果,固化改革经验,形成一系列务实管用、运行高效的制度机制,为全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提供法治遵循。”省人大代表杨艳杰感慨道。
2024年12月召开的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黑龙江省林长制条例》,明确实施林长制的十项工作任务,解决了林草资源保护发展“谁来干?干什么?”的问题,以“林长制”促进“林长治”。
在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哈尔滨代表团高广生等12名省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加快制定〈黑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的议案》。省人大常委会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的制定工作列为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年内提请审议项目。2024年10月,《黑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经该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省人大常委会制定本条例,是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王双近表示。
从重新制定省河道管理条例,到制定全国首部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促进方面的省级地方性法规——《黑龙江省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促进条例》……省人大常委会聚焦生态安全和建好建强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环保法规体系不断完善,立法之路越走越宽。
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
在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指导下,12个设区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开展创制性立法,通过“小切口”“小快灵”,织就重保护、谋发展的坚实屏障,共同答好绿水青山法治答卷。
以实际行动回答“治理污染与产业发展关系”,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查批准了《牡丹江市废弃食用菌菌包污染环境防治和综合利用条例》,为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贡献了“牡丹江方案”。
以法治手段对煤矸石的产生、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等环节进行全面规范,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查批准了全国首部防治煤矸石污染的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有效破解了煤矸石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难题。
“我的祖父采伐红松,父亲保护红松。到我这代人不仅让红松林变得更有生机,还要守护好绿水青山。”五营国家森林公园职工崔健华介绍,目前,伊春市红松林面积已达7万余公顷。每天吸引了大批旅客来伊春看红松、赏美景,在这里如同进入天然大氧吧。
嘟噜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跨越鹤岗市萝北县和佳木斯市汤原县境内,是黑龙江省省级跨区域管理自然保护区。为有效解决嘟噜河湿地保护难题,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佳木斯市嘟噜河湿地保护条例》《鹤岗市嘟噜河湿地保护条例》的两个决定,成为设区市协同立法的典型案例。
打好生态持续向好监督“组合拳”
生态兴则文明兴。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法定责任,把生态文明保护法律法规实施情况作为监督重点,每年紧扣一个专题开展持续性监督,以“每年必监、一督多年”的决心,综合运用各种监督方式,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护战。
省人大常委会把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和《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黑土地保护利用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分为5个执法检查组深入10个县(市、区)开展执法检查,提出进一步贯彻落实“田长制”、黑土地保护巡查等制度,加大对黑土地的保护力度等意见建议。
为增加监督实效,省人大常委会将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列入年度监督计划,成立5个检查组对5个市进行实地检查,同时委托其他8个市进行自查,做到执法检查全覆盖,并将对执法检查报告审查意见建议转交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落实,让法律制度的牙齿真正“咬合”起来。
据介绍,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连续7年组织开展生态环境状况公众满意度调查,累计形成调查样本29.4万份。下一步,省人大常委会将持续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助力绿色龙江建设作为履职重点,用法治力量把绿色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推动绿色龙江、美丽龙江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作者:全媒体记者 寇轶敏)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1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