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4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人大代表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密切切近群众,对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代表力量。


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助力高质量发展

的现实意义

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各方协同努力,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激发代表履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凝聚起发展合力,对实现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人大代表是党和国家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可以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等履职平台,走进产业园区、农村社区,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准确全面掌握实情,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把基层最关心、最迫切的愿望呼声反映上来,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发展等各项工作献策出力。

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人大代表是各行各业的先锋模范,其中企业家代表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能在工作岗位上率先垂范,通过参与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增强地方经济核心竞争力。


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助力高质量发展

的现状分析

随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推进,人民对代表履职期望更高,但审视当前代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履职现状,仍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与亟待完善之处。

履职意识缺乏主动。部分代表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深,对代表职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将代表身份更多地视为个人荣誉,未能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影响了代表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作用的发挥。

履职能力有待增强。部分人大代表在视察、调研活动中缺乏调查分析能力,不能立足本地实际为民解忧。在审议发言时表达含糊,抓不住问题核心,缺乏辅助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有效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履职监督还需完善。代表履职缺乏具体标准和量化指标,难以衡量其履职情况,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称职与否难以界定。同时,代表激励机制不完善,影响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


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助力高质量发展

的几点建议

要强化履职意识,筑牢思想根基。认识引领行动,要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需澄清模糊认识、消除障碍。一方面,要增强代表意识。组织代表学习宪法、代表法等法律,使其认清法定责任,认识到人代会及闭会期间均需依法履职,做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另一方面,要紧扣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举措,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认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各级党委决策部署上,凝聚智慧和力量到人大活动要求上,推动形成“代表有作为、经济有发展”的局面。

要加强学习培训,提升履职能力。代表自身素质是有效履职、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因素。要加大代表理论培训和业务培训力度,开展初任培训、能力提升培训和专题培训,系统学习政治理论、人大制度、法律法规和履职知识,增强代表的政治意识、法治意识和履职能力。利用远程在线学习平台和人大制度宣讲团等,组织代表参加学习交流活动,汲取新知识,将学习贯穿履职全过程,提高调查研究、语言表达能力,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代表要按自我完善要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强化行动指引,投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践。

要依法正确履职,展现担当作为。代表要胸怀“国之大者”,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立足岗位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发挥好参加决策、监督推动、桥梁纽带、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各级党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参与走访调研、集中视察等活动,了解群众对高质量发展的诉求,提供有益建议。深化“双联系”制度落实,加强代表与基层群众联系,开展代表“亮身份”活动,推动代表联系基层群众、经济实体、农村社区、乡镇人大,更好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讲真话、道实情、出实招。

要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履职质量。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增强代表履职效果的重要基础。要探索建立量化管理办法,健全代表履职管理和考核体系,采用履职登记和积分制管理相结合方式,针对代表参加活动、学习培训、联系选民、提出议案建议等情况实施量化管理,促进代表认真履职、主动作为。强化代表履职考评,定期组织区、镇两级人大代表进驻代表联络站,向选民报告履职情况,接受评议和监督。推进代表议案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健全办前沟通、办中协调、办后跟踪的面商制度,探索组织代表对议案建议办理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