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启动推进民法典实施基层普法队伍“万人大培训”
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民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更好地推进民法典实施,5月8日,推进民法典实施贵州省基层普法队伍“万人大培训”启动暨线上集中授课开班仪式在贵阳举行。
据了解,此次“万人大培训”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推动广大基层普法工作者学好用好民法典,打造一支庞大的民法典普法队伍,推进民法典在贵州全面实施,培育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和能力,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贵州省委依法治省办常务副主任,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张涛在开班仪式动员讲话中指出,民法典要实施好,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积极推进民法典实施,有利于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贵州和平安贵州,让人民群众更加真切感受到民法典实施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加强培训管理,确保“线上集中授课”“线下定向指导”“全面总结”等各阶段培训任务落地落实,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县党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办公室要统筹协调实施好本地区的线下定向指导培训工作,确保应训尽训,各级党政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职责,把群众信任的干部群众吸纳进培训班,确保参训人员全覆盖,确保大培训工作顺利圆满高效完成。
启动仪式结束后,省法学会副会长、贵州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陈玉梅和贵州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英国卡迪夫大学访问学者李萍分别以《民法典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和《民法典总则编、人格权编常用法律知识要点》为题作了精彩的讲授。
陈玉梅教授从民法典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鲜明特色和贯彻实施民法典的基本要求等方面,结合生动的案例系统阐释了民法典的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李萍教授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培训学员介绍了民法典总则编及人格权编的常用法律知识要点。
培训现场氛围热烈,大家十分投入,积极与老师交流请教相关法律问题。
“课程设置丰富多样,使我对民法典有一个充分全面的了解。”听完讲座后,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街道黎海居委会综治委员李玉顺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基层调解员的法律知识和业务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运用所学更好地服务群众,做好基层人民调解工作。”
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街道金红居委会综治委员、专职人民调解员孙明晶听完讲座后说道:“民法典中‘民’字代表‘人民至上’,我们不仅要细细体会和思考背后的含义,更要时时领悟和践行其中的真谛,今后会更深入地在辖区开展民法典宣传工作,让民法典真正走进群众中去。”
此次启动仪式和线上集中授课采取视频会议的形式开到乡镇,在省委组织部培训中心设主会场,市、县、乡三级设分会场。全省各市(州)、县(市、区)党委依法治市(州)、县(市、区)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司法局局长和分管副局长,法学会、律师协会负责同志,市、县两级民法典百人宣讲团成员,各乡镇(街道)负责人、村(居)法律顾问,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村(居)“两委”班子成员、基层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等“法律明白人”共计近18万人参加培训。
据了解,本次“万人大培训”将从5月持续至10月,为期半年,分为线上集中授课、线下定向指导、全面总结三个阶段实施。其中,线上集中授课将持续一天半,共6场培训讲座,授课内容包括总则编和各分编常用法律知识要点讲解。村(社区)“两委”成员、基层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居)民小组长等“法律明白人”等10万余名学员参加培训。
此前,为确保此次“万人大培训”取得实效,此前培训专家组的6名专家还深入贵阳市6个乡镇(街道)为“法律明白人”开展了6场试讲,并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听众意见建议及需求,完善调整教学方案。(记者 范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