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视频 | 守护生命的“贵州速度”!查艳在代表通道讲述了两个故事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05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我们率先建立了‘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针对重大自然灾害、紧急公共卫生事件、突发事件等提供急速救援。”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查艳走上了代表通道,面对记者提问,作为来自基层医疗战线的人大代表,查艳发出了来自贵州的声音。

  党中央始终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查艳在回答中解释,贵州山多,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面对莽莽大山,怎样为山里的百姓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贵州的答案是“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

  “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如何守护生命发挥作用?作为“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中国天眼”医疗救援组组长的查艳讲述的第一个故事,便是发生在“中国天眼”深山大窝凼里的一场生死救援。

  “去年夏天,有一位驻地专家被毒蛇咬伤,突发急性肾脏损伤和溶血。”面对紧急情况,医疗组立即启用救援直升机,急速到达基地,一边在飞机上进行救治,一边以最快的速度将患者送到三甲综合医院,通过血液净化、血浆置换等多学科治疗,专家很快痊愈。

  “没想到你们与死神的较量也有‘FAST’速度”。重返工作岗位时,专家如此感慨,让查艳印象深刻。

  “对于生命的救治,每提速一秒就是一个胜利。”查艳表示,群山连绵的贵州大地,今天已经彻底撕掉贫困标签,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村村通硬化路,还实现了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系统的全覆盖。

  山里的老百姓不仅看得上病,更看得好病,来自于“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的不断完善。查艳讲述的第二个故事,来自地处偏远的毕节市威宁自治县金钟镇新营村。

 

 

  家住新营村的一位孕妇怀上了双胞胎,怀孕期间出现了高血压、高血糖、蛋白尿等并发症,通过四级远程医疗诊治系统,医疗人员定期科学有序地为孕妇做好产前检查和监护。2020年3月,正值新冠疫情期间,孕妇面临生产出现了产前高危状况,但她的家离市级医院有170多公里。

  得益于四级远程医疗诊治系统的提前介入,医疗人员当即当即启动山地紧急救援系统,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仅用了39分钟,就将孕妇送达手术室,保住了母女三人的生命。“在过去,从她的家乡到市级医院需要一天多的时间。”查艳说道,赢得生命,就赢得未来,2020年贵州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0万分之16.07,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一天多到39分钟,这背后凝聚的是无数基层医疗工作者的心血,体现了“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的高效,更展现了守护生命的“贵州速度”。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时间回拨到2020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下,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打好防控疫情的阻击战和总体战,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胜利,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贵州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迅速构筑起最严密的群防群控体系,用最短时间遏制了疫情蔓延,率先复工复产复学,先后派出9批共1443人的精锐力量千里驰援武汉、鄂州,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第一次大规模对口支援外省的重大政治任务,成为疫情防控最好、经济恢复最快的省份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医疗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无论是核酸检测,还是疫苗研发,都为抗疫、抗贫两场战役的胜利提供了有利保障,让广大群众拥有美美的幸福感,踏实的获得感。”查艳说道。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