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参加全国人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座谈会
2024年1月9日至12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雒树刚率调研组赴海南省,就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执法检查和修法工作召开座谈会并开展前期调研。贵州省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朱新武受邀参加。
调研组召开工作座谈会,听取了贵州、海南、河北、吉林、浙江、湖北、陕西等7省非遗工作汇报,对执法检查和修法工作的意见建议。朱新武汇报了贵州非遗工作总体情况,取得的显著成绩,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结合前期省内调研对执法检查重点内容及修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雒树刚在讲话中强调,各省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指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执法检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朱新武在汇报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在新形势下,我国非遗工作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特点,适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执法检查以及修法是很必要的。贵州是非遗大省,全省现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9项159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4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贵州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成效显著:一是省人大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铜仁市人大制定了非遗保护条例、安顺市人大制定了亚鲁王非遗保护条例、紫云等4个自治县制定了非遗条例,不断完善非遗法规制度。二是加强机构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持续夯实非遗保护传承基础。三是开展代表性项目调查、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推进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群培训、聚焦“以赛促学、以竞赋能”、促进传统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进一步加强非遗传承发展工作。四是实施非遗记录工程、推动传统工艺振兴、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推进区域整体性保护、引入社会力量支持,扎实推进非遗传承实践。五是借力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借助“璀璨乌江寨·非遗嘉年华”活动和“村BA”“村超”热点话题探索“非遗+”新路径,加快推进非遗融合发展。六是做强多彩贵州非遗周末聚平台、丰富多彩贵州非遗传播普及品牌活动、发挥榜样力量助推非遗活化、加强对外和对港澳台交流合作,不断提升非遗传播普及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