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 | 优化营商“软环境” 构建发展“硬支撑”
盛夏黔南,生机勃发。 6月11日至12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永英率执法检查组深入黔南州瓮安县、福泉市,对《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执法检查组通过实地走访、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切感受到黔南州以《条例》为引领,在运用法治思维筑基、强化精准服务破题、聚焦要素保障强链、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生动展现了其为市场主体创业创新营造良好环境、奋力推动全州高质量发展的实践。
法治筑基 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环境
让企业敢投资、安心营、有信心,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石。黔南州以《条例》为纲,着力构建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立规明矩,破除隐性壁垒。黔南州全面公开涉企法规政策清单,有力清理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内容的隐性壁垒文件,近三年清理修订违反公平竞争文件76件,加强抽查检查和第三方评估等事后监督有关制度建设。严格执行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及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制审核、公平竞争审查、备案审查程序,以“规则透明”破除不确定性,增强企业投资信心。
规范执法,彰显公平温度。黔南州全面梳理政务服务事项,推行清单化管理,确保“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持续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行政执法“综合查一次”,推进涉企执法规范化建设。探索实施“企业生产宁静日”和涉企执法检查计划备案制度,力求法律“权威”与执法“温度”相统一,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保障公平准入。黔南州严格执行全国及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确保市场公平准入。强化招投标监管,完成省反馈的543个项目核查销号并明确职责分工,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规范招商引资,推动35项承诺兑现(20项已完成,15项按计划推进)。
司法护航,筑牢公平正义防线。州法院开辟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推行“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民商事案件审限内结案率、平均结案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和诉讼服务中心,提供便捷优质诉讼服务。加强市场主体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维权援助和诉前联调机制,“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办理诉前知识产权纠纷调解8件。
服务保障 激活企业发展活力
要素保障是项目落地生根、产业做大做强的生命线。在贵州瓮福江山化工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现场,执法检查组目睹了一派繁忙景象:巨大钢架林立,工人紧张作业,机械轰鸣运转。
“项目3个月内就完成重点证照审批,‘拿地即开工’的‘黔南速度’名不虚传!”项目负责人对黔南州的服务保障给予高度评价。
这正是黔南州大抓工业、大兴工业、大干工业,强化要素服务保障护航项目落地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黔南州创新机制,破解要素瓶颈,建立全州企业发展要素“蓄水池”管理机制,统筹土地、能耗、资金、燃气、排污等要素资源,变“项目等指标”为“指标引项目”;建立存量土地管理台账,推进“标准地”及混合用地改革,逐步实现企业“拿地即开工”。
此外,黔南州还积极争取改革试点,推行水电燃气讯联合报装“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大幅缩短办理时间,解决多数报装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该经验已被国务院作为典型案例全国推广。实施告知承诺制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实现企业快捷办理,被司法部评为2023年度“减证便民”典型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黔南州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明确提出并落实“十不折腾”禁令,包括禁止因规划随意变更、环保安全整改加码、失信违约反复谈判、随意执法检查、繁琐证明、交付不成熟土地、换届人事调整、融资附加条件、“红顶中介”介入、拖欠账款等原因折腾企业。这是贯彻落实《条例》的具体行动,有效解决了拖欠账款、融资难融资贵、招商承诺不兑现、要素保障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显著提升了服务企业的质效。
优化服务效能 厚植惠企便民沃土
站在瓮安县建中镇果水村的万亩茶山上,只见黄金芽与绿茶叶相互交织,金灿灿、绿油油的茶园如厚实的地毯,随山势铺展。
“做规模农业很艰难,多亏瓮安县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服务优化,全力支持我们企业做大做强。”黔南州人大代表、贵州黄红缨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红缨的感慨,实实在在地印证了黔南州优化涉企服务的实效。
近年来,黔南州以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为目标,提升行政效能与市场主体获得感。
审批提速,网办便民。通过深化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现审批事项大幅精简、时限显著压缩;全面推行“一窗通办2+2模式”、实现一般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100%,打造“黔南政务·移动办”,有效破解企业群众“远难慢”等问题。
科创赋能,金融活水。强化科创服务,建成多层次创新平台226家,精准推送并高效兑现惠企政策;创新构建普惠金融体系,通过引导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设立应急转贷资金池和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等举措,有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推进‘富矿精开’。”杨永英在检查中强调,“要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优质服务,在展现活力、美丽贵州新风采上取得更大成效。”
以法治筑基、司法护航、要素破题、服务增效等系统性举措,黔南州不断优化营商“软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厚植沃土,为奋力谱写黔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构筑起坚实的“硬支撑”。(撰稿:人大论坛全媒体记者 甘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