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 | 深耕细作“赢”商沃土
从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到琳琅满目的产品展厅,仔细询问企业在运营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期盼;从忙中有序的政务服务中心到倾力深耕优良“赢”商沃土的相关职能单位,认真检查落实法规政策、提供要素保障、强化法治护航等工作开展情况并收集意见建议……
6月17日至19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豫贵率执法检查组赴遵义市,围绕《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施行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
政务服务是否高效便捷,直接关系一项项改革举措的落地落实、各类市场经营主体的获得感和发展信心,也是此次执法检查的重点之一。
走进仁怀市“企业之家”,目之所及不过一张茶几、两张沙发、几把椅子、一些办公用品,陈设简单,服务事项却不简单。
“过去,开办企业需在工商、税务、银行等多部门间反复奔波,程序繁琐。2023年我们成立‘企业之家’,将企业开办全流程整合为‘一件事’,更加便捷高效。”企业之家负责同志介绍,从手续办理、政策解读到运营支持,有服务专员提供一对一解决方案,不仅帮助企业提高办事效率,还能更加快捷便利地享受政策红利,实现各类惠企政策精准落地。
“我们以‘家’的服务理念,让服务专员追着企业困难跑,要素资源围着企业需求转,重点协调解决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疑难问题,以及企业提出的频次较高的政策、项目等方面问题。”该负责同志说,今年以来“企业之家”共办件113件,组织开展涉企服务活动13场次。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仁怀市“企业之家”只是遵义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遵义市相关部门紧紧围绕《条例》规定,加快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法人区开设“惠企专窗”、全面推行《遵义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及流程图4.0》让审批事项从84项精简至41项,等等措施让政务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以优质服务指数“赢”得企业满意指数和发展信心。
“赢”商沃土进一步深耕
金融是企业高效运转的血脉,是实体经济的源头活水。
走进贵州茅贡米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迎面而来。检查组看到,金黄的稻谷在这里经过10多道工序后,最终变成了一粒粒晶莹饱满的大米,封装入库以待走上餐桌。
公司董事长周建华告诉检查组,公司现有年产18万吨精米加工生产线,年产4.2万吨米粉生产线及5万吨储备库的生产规模,年产值超3亿元。
“但是,在收购旺季我们往往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以前抵押物不足银行不敢放款,现在用库存大米就能抵押放贷。”周建华说,在当地相关部门的协调下,湄潭农商银行推出了“粮权抵押贷款”模式,让公司顺利获得信贷支持,解了燃眉之急。
营商环境的优劣水平决定了是否能赢得生产要素资源的集聚。
贵州蓝辉新材料有限公司于2019年10月由红花岗区招商引进,总投资0.5亿元,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的铝合金低压铸造电机外壳,以及电机端盖、电池箱、电控箱等铸造生产。
“对当地营商环境相当满意。”公司董事长杨安表示。他介绍,落地以来红花岗区安排一名干部“一对一”联系,提供政策咨询、争取政策资金支持:通过“镁合金材料贵州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工作站”争取到100万元资金支持;帮助公司解决企业协议签订、厂房装修、水电使用等诉求9件。
优良的营商环境让蓝辉公司的发展信心倍增,在播州区投资成立了贵州航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其年产20万套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生产线及配套设施项目已被列为贵州省2024年省级重大工程项目;今年3月又在红花岗区追加投资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零部件加工项目。
环境向优,发展向好。
近年来,遵义市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努力健全完善新型监管机制、严格执行“全国一张清单”、持续规范公共资源交易,不断深耕“赢”商沃土,积极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良好环境进一步营造
“建议污水排放量统计不以‘酵池’数量计算,直接对污水排放量进行统计”“建议政府依法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保护”“建议加强铝产业的深加工、精加工,完善制冷产业供应链,降低冰冷产业制造成本”“一些中小企业周转资金不足,希望政府延缓税费征缴”……
一路看一路收集各个企业的建议诉求。
“中小企业得到的金融支持仍不足,部分金融机构风险评估方面缺乏科学化的手段和方法”“用地、用电、用气等部分要素保障成本过高”“一家企业排放的淘米水被当地直接纳入工业污水处理,处理成本较高,管理过于粗放”“由于数控调配人员没有工程师证属于工人身份,无法享受人才优惠政策而流向外省,导致企业缺乏此类人才”……
一边检查一边发现各类问题。
“从检查情况看,遵义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就贯彻落实《条例》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有力促进了营商环境优化,为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但与企业和群众期盼相比、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执法检查组认为,并提出进一步贯彻实施好《条例》的建议:持续加大《条例》学习宣传贯彻力度、加强要素保障、加大金融支持、强化法治保障、强化科技赋能及人才支撑,等等。
李豫贵在执法检查中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更强担当推动《条例》贯彻实施,以更实举措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以更优环境‘赢’来企业扎根贵州投资兴业,‘赢’得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撰稿:人大论坛全媒体记者 王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