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德贵:筑牢安全生产法治防线
3月21日至22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慕德贵率执法检查组赴安顺市开展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图为慕德贵在执法检查座谈会上讲话。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事关社会大局稳定。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反复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两个至上”,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今年是政治大年,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确保安全稳定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始终站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全省安全稳定警示教育大会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清醒认识当前安全稳定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严而又严、紧而又紧、实而又实抓好安全稳定工作,坚决遏制新的重大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增强法治意识,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主动,迅速行动,充分发挥执法检查“法律巡视”监督利剑作用,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全面压实地方政府领导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责任、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增强各级人民政府、监管部门以及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推动省委省政府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紧盯突出风险隐患,开展“拉网式”排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确保隐患见底、措施到底、整改彻底。紧盯煤矿、危化、建筑施工、食品、商贸、道路和水上交通等安全生产基础薄弱、重大风险点多面广的领域,督促各级人民政府拿出硬招实招,坚决守住安全红线底线,迅速扭转全省安全生产严峻形势。紧盯疫情防控工作,督促落实好“从严从紧”总要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守住疫情不发生规模性反弹的底线,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加强跟踪督办,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全面了解整改情况,切实推动问题解决。
建立长效机制,筑牢安全生产法治保障。将人大立法与监督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执法检查发现的问题为导向,认真总结,系统梳理全省“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成果,及时修改完善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将“重点攻坚”的程序机制上升为长效制度,将安全生产“一票否决”、事故调查、责任追究、打非治违、隐患排查、有偿奖励举报、闭环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法规制度,进一步完善安全保障机制,让安全生产监管建立长效、形成常态。加快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和保护条例立法进程,加大安全生产法规规定权重,进一步织密安全生产法治“防护网”。
发挥各方作用,凝聚安全生产社会合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社会稳定,没有一线、二线部门之分,都处在防范化解风险的一线,没有旁观者、裁判员,都是参与者、运动员。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桥梁纽带作用,广泛邀请人大代表参与立法、监督等工作,拓展立法专家对执法检查工作的参与,广泛发动基层力量,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断凝聚安全生产社会合力。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建立健全政府监管、生产企业参与、社会监督机制,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市场等手段,综合施策、多方发力,形成安全生产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守土有效,推动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