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把脉问诊优化营商环境 花溪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04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今年是花溪区落实高标准要求、实施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开局之年。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竞争力、关心企业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对推动花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0月28日,贵阳市花溪区人大常委会以推进专题询问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组织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部分人大代表、各乡镇人大主席、各社区人大工作负责人及应询对象,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会议,通过面对面问答,把脉问诊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增强监督实效,提升人大履职水平,促进区域发展环境持续向好改善。

 

  专题询问会议现场。

 

  完善询问制度,规范询问程序

 

  花溪区人大常委会在完善询问工作办法上下功夫,以制度健全完善促进人大询问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今年6月21日,花溪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再次对《花溪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专题询问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行了修订。

 

  修订后的《办法》共十八条,对专题询问坚持原则、询问议题研究确定、专题询问主体、询问对象、被询问人应询要求、询问满意度测评以及跟踪督办等内容进一步提出了详细要求,不断完善了专题询问工作办法相关内容,有力提升了专题询问的规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创新了人大监督的方式,为增强监督实效提供了制度保障。

 

  深入开展调研,找准找实问题

 

  花溪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营商环境询问工作,做到部署到位、准备充分、调研具体,选题精准。

  一是召开主任会议、党组(扩大)会议对询问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举行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动员会议,为组织实施好该项工作把准方向、明确重点。

  二是制定《花溪区人大常委会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工作方案》《花溪区人大常委会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调研方案》,常委会领导带头到企业、乡(镇)社区开展调研,征求意见建议,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三是精选询问题目,形成询问提纲。调研中发放问卷540份,走访企业21家,召开座谈会4次,充分收集、筛选、汇总了相关问题和意见建议,经常委会主任会议审核把关,形成了内容涵盖广、针对性较强的询问提纲。

 

  创新询问方式,增强询问实效

 

  按照《花溪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专题询问办法》,花溪区人大常委会在增强询问环节成效上积极探索和思考谋划,让本次专题询问有广度、有深度、有辣度。

  一是询问对象全覆盖。营商环境优化工作涉及发改、工信、国土、规划、商投、住建、财政、税务等30余个部门,本次询问对涉及的部门或单位,均要求作为询问对象,参与到专题询问会议中,受询问范围更广。

  二是进行现场追问。在此次专题询问重点提出的10个问题中,又对“加强纳税方面营商环境建设、提高办事效率”等问题进行现场追问。针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于2020年1月1日正式施行,对花溪区人民政府如何抢抓条例机遇、落实条例要求,推进花溪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进行深入追问,增强了询问的深度。

  三是询问问题半公开。此次专题询问,花溪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工作小组将部分询问提纲提前告知受询单位,同时,在询问过程中对未公开的部分询问提纲临时进行现场提问和回答,若被询问人对所提问题回答不明确的,现场提出整改要求,受询单位作出整改。

  在当天询问会上,10名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及2名区人大代表围绕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开展询问,区政府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应询。

 

  加强跟踪督办,促进工作落实

 

  专题询问始于“问”,但并不止于“答”,花溪区人大常委会把抓好专题询问的跟踪问效作为保障询问工作成效的关键环节,在询问结束后,切实加强跟踪督办,督促责任落实到位。

  一是及时梳理交办。花溪区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对询问情况立即进行了梳理归纳,提出办理意见、建议,明确办理时限和回复方式,经审定后将交区人民政府研究办理。

  二是及时跟踪督促。研究制定跟踪督办措施,着力抓好督办改进,切实督促解决问题,确保询问事项落到实处。

  三是及时反馈成效。采取听取和审议政府办理情况报告的形式,向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反馈办理效果,做到有询问、有答复、有结果,维护好询问的严肃性,切实提高人大监督实效,助推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提升,形成“亲商、重商、安商、富商”浓厚氛围。(花溪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宋佳林)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