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加油干 不负韶华再出发 ——铜仁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侧记
5月13日上午,承载着铜仁人民的殷殷期盼,肩负着责任和使命,出席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的400余名人大代表迈着矫健步伐,阔步走进铜仁人民会堂,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代表权利。
过去的一年,提质增速的“铜仁号”列车,动力十足,跑出了后发赶超的加速度——
全市各级尽锐出战抓脱贫、攻坚克难促发展,以时不我待的精气神大步跨越、赶超进位。
市委书记陈昌旭说:“2019年,全市上下抢抓机遇,奋勇前行,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推进‘三大战略行动’,绿色发展高地行稳致远,内陆开放要地活力迸发,文化旅游胜地深入人心,安居乐业福地日新月异,风清气正净地持续巩固。”
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少荣说:“去年,我市脱贫攻坚取得根本性胜利、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发展活力持续释放、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的良好态势。”
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但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坚实而有力。
过去的一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49.16亿元,增长8%。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2158元、10259元,增长9.3%、10.7%。全市出列贫困村367个,减贫12.2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16%,各类民生支出316.51亿元……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众志成城,全力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市10例确诊病例零转院、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铜仁儿女敢于拼搏、奋勇前行,用如椽巨笔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以前的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解决温饱是最大的任务,到如今我们既要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防风险稳增长,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增进人民福祉。重任在肩,铜仁这一欠发达地方如何转型升级、后发赶超?
在短短三天时间里,代表们紧紧围绕着全市经济社会大局,话民生、谈发展、促改革,畅所欲言,建言献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行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在审议中形成了共识,在讨论中完善了决议,积极为铜仁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献计献策。
无论是全体会,还是小组会,每一次表决,凝聚着代表们的心血和智慧,承载着全市各族人民的期待和希望,这是人民对铜仁市人大常委会、“一府两院”工作的高度认可,是群众对这座城市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代表们普遍认为,在新时代观察问题更需要新的视角与新的框架,而如何在新时代有新作为,更成为人大代表肩头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今年共计提交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下简称"建议")65件,政治建设方面6件;经济建设方面30件;社会建设方面19件;生态文明建设方面7件;文化建设方面3件,涉及民营经济发展、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城市建设等中心工作,为铜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5月15日下午,在铜仁人民会堂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大会上,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预算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法院工作报告、检察院工作报告在一次次庄严的表决下,逐一通过。
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为发展鼓劲,传递着神圣使命,诠释着广泛认同。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今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沿河自治县顺利摘帽退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0%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一项项政策,勾画出建设美好幸福新铜仁的宏伟蓝图;一个个举措,筑就通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
"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2020年实体经济发展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明确了目标任务,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实现路径,使我们备受鼓舞、深受启发,对抓好全市实体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彭刚自豪地说。
美好蓝图已绘就,凝心聚力向未来。代表们纷纷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苦干,结合自己的工作认真履职尽责,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用实际行动助力政府工作报告各项目标任务落细落实,续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闭幕不是履职的终点,而是新征程的开始。追梦路上,铜仁儿女必将奋勇拼搏,一往无前!(记者 罗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