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提升代表履职实效!瓮安县人大常委会推动代表工作上新台阶
今年来,瓮安县始终坚持突出代表主体地位,不断拓宽代表工作思路,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努力在优化服务保障、提升代表履职活动质量、深化代表工作机制上下功夫,推动代表工作上新台阶,提升代表服务全县改革发展、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能力。
针对部分代表对人大工作不熟悉、履职意识不强等问题,瓮安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举办县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集中培训班,指派选任联工委的同志专门对乡镇的人大代表进行宪法、代表法、监督法等法律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人大理论水平。针对部分代表能力素质低、履职技能弱的问题,分批次组织代表和人大干部到厦门、浙江、全国人大培训中心等地进行专题培训,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组织代表学习法律和业务知识,进一步提升代表的履职能力。针对创新推进代表工作,提高代表履职成效问题,积极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和干部到兄弟县市考察学习代表工作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提升代表理论素质和履职能力,为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推进瓮安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奠定了基础。
为建设完善好代表联系群众的主阵地,瓮安县按照活动有场所、工作有制度、活动有主题、履职有记录、诉求有回应、困难有帮助、经费有保障等及时展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和“人大代表履职风采”,打造代表履职平台硬件建设。在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一批人大代表联络站(室)示范点,使全县乡镇、街道人大规范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推进实体平台建设提档升级。同时积极探索“代表联络室+公司+群众”的模式,努力挖掘经济发展能人代表,把代表活动延伸到企业、合作社、产业上,创建特色代表联络室,发挥代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作用。目前,全县13个乡镇、街道人大已设立代表微信群15个,部分乡镇、街道人大还设立了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公众号里设置群众微心愿服务窗口。县人大办利用人大微信群、qq群等发布人大工作信息和动态,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代表工作交流,密切与群众的联系,接受选民监督。
此外,瓮安县人大常委会规定每位常委会委员固定联系2至3名人大代表,每位代表联系10名原选区选民,围绕本辖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和批评,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密切代表与选民的联系。同时要求各乡镇、街道人大确保代表在任期内向本选区选民现场述职不少于1次,接受选民询问,主动接受选民的评议和监督,切实把代表执行职务情况置于制度约束、选民监督之下,增强履职自觉性和责任感。
瓮安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届内每位县代表至少列席一次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参加一次调研或执法检查活动,参加一次视察活动。乡镇人大每年组织代表开展一次年度监督议题征集、一次代表视察或考察、一次代表专题调研、一次代表学习培训、一次议案及建议征集、一次代表述职的“六个一”活动,扩大代表知情权,拓展代表参政督政活动形式。继续开展“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让代表围绕全县重大民生问题直接发声,主动参与和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还开展代表接待选民活动,增进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在村、社区代表联络室设立代表接待选民窗口,制定代表接待选民轮值表,每月固定两天组织代表在联络室开展接待选民日活动,认真倾听选民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并做好记录及时向有关方面反馈,督促办理。同时要求乡镇、街道人大利用赶场天,结合中心工作组织代表在联络站开展各种主题的接待选民活动,使代表真正做到听民声、析民意、代民言、解民忧,切实为党委政府与群众架起一座连心桥,主动为地方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服务。每年选取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热点问题,召开民情反映会,会前引导代表深入一线倾听民声、收集民意,会中由代表向政府及相关部门详实反映,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听取代表的意见建议并作回应,会后再由选任联工委及时整理代表的意见建议向政府及相关部门反馈,得到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采纳。将人大代表分编为代表小组,按照每季度开展一次代表小组活动的要求,紧扣党委中心工作、人大工作部署、政府工作重点及群众关心的热点,精选主题内容,采取听取汇报、专题调研、视察、执法检查、评议、询问等多种形式,对脱贫攻坚、生态环保、乡村振兴、住房保障、道路交通、学前教育、物业管理等内容开展不拘一格的代表小组活动,积极为政府献计献策,提升了代表主体活力。
为提高建议办理实效和代表满意率,瓮安县人大常委会实行常委会领导重点督办、各工委室对口督办、乡镇(街道)人大跟踪督办的机制,通过采取召开督办会、现场点评、代表评议、现场视察、组织承办单位与提建议代表面对面沟通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了代表建议办理质量,提高了建议办理实效和代表满意率。(作者:钱仁研 黔南报社融媒体记者 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