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脱贫攻坚中彰显人大担当!修文县人大常委会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19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近年来,修文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人大履职的重中之重,带领机关干部和广大人大代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深入开展蹲点调研、入户遍访、现场调度,抓实抓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彰显人大履职担当,主动作为。

 

  发挥主体作用 推动脱贫攻坚

  2018年4月26日,午饭过后,三合村村民刘永华准时来到家后面的基地,带领同村村民继续搭架捆绑苹果树苗。靠着和妻子在基地上班的工资,去年,“因学致贫”的刘永华一家彻底摘除了低收入困难户的帽子。

  “每天我是高高兴兴的上班,7点半按时上班,下午6点钟准时下班,吃饭有炊事员,其他什么都不用管。带动村民们都富裕起来了,大家都很高兴。”说起现在的这份工作,种了几十年庄稼的刘永华很满意。

  刘永华上班的基地,就是修文县人大代表刘永平创立的贵阳创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三合村高坡观光农业精品果园。

  2017年4月,刘永平在自己的家乡大石布依族乡三合村成立了贵阳创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取“三变”模式,从村集体和农户手中流转1200亩土地,发展种养殖相结合的现代高效农业,把昔日的石旮旯打造成一片“花果山”。一年时间里,依托“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当地村民实现就近就业创收,不少村民还完成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转变。

  “我们现在给他打工是100块一天,去年打工赚了1万多块,离家又近。我非常高兴。”村民朱永梅边绑猕猴桃新抽出的枝条边说道。

  “我家土地拿给他们入股搞种植,一家两口都在这里上班,一个月有6000多的收入,还有入股分红。以前没拿给他们,我家经济条件很差,现在日子越过越红火了。”一起干活的刘永群笑着补充道。

  修文县像刘永平一样致力于脱贫攻坚的人大代表还有很多很多,在脱贫攻坚战线上,处处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处处都能看到他们奋战的痕迹。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自全省开展“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以来,修文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响应,按照省委、市委、县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安排部署,对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开展“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工作进行再动员、再安排、再部署,以各乡(镇)人大为单位开展,及时拟制活动方案,要求抢抓机遇,先行先试,建章立制,在活动实践中注重探索和创造出新的经验和新的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新制度,形成长效机制,使代表在闭会期间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在服务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中得到更好凸显。

  修文县人大常委会以“五员”(在宣传扶贫政策上当好“宣传员”,在助推产业发展上当好“领航员”,在创建文明村风上当好“示范员”,在收集意见建议上当好“信息员”,在助力脱贫攻坚上当好“监督员”)为载体,不断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代表们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光荣的使命主动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积极在助推脱贫攻坚中作表率、做贡献,以实际行动展示新时代人大代表的新作为新风貌。他们为脱贫攻坚而“想”、为脱贫攻坚而“谋”、为脱贫攻坚而“动”,始终站在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

  截止目前,“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开展深入村寨、贫困户走访宣传累计达2.3万余人(次);组织代表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监督7次,开展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联合视察5次,审议政府专项报告3次;帮助产业户和贫困户硬化道路约18公里,解决12个村民小组14余户30余人出行难的问题,同时让贫困户种植的蔬菜、水果、禽蛋、土特产等农产品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销售,从根本上帮助贫困户开通了一条致富路。

 

  解决民生实困 补齐脱贫短板

  2018年11月28日,一大早,六广镇元庆村党支部书记李松领着村民邓凤华把感谢县人大的锦旗转交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继彬手中。

  锦旗上写着“为民办事关怀备至 为民解忧情深似海”。“邓凤华特意选在感恩节这天把锦旗交给您,他说,他非常感谢县人大帮他把房子建好了,让他一家5口终于过一个温暖年”李松转达到。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继彬告诉记者,事情源于省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江华在六广镇访贫问苦的过程中了解到元庆村村民邓凤华一家5人寄居于集装箱的情况后,通过多方协调7.6万元资金帮助其修建新房,不久前,邓凤华一家终于住上崭新敞亮的新房子。

  一枝一叶总关情,修文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关心百姓疾苦,聚焦脱贫攻坚问题短板,抓住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摸清情况,提好建议,监督落实,使一批群众普遍关心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等问题在人大代表的关注下得到了有效解决。

  扎佐镇清溪村部分群众饮水安全多年来没有达到有效解决,百姓意见非常大。县人大代表胡林提出的《关于修文县扎佐镇清溪村小冲组饮水问题急需解决建议》,涉及扎佐镇清溪6组和小冲组的80户400人的饮水问题。

  接到交办建议后,扎佐镇水利站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县人大代督促检查。经勘察,修建了两个高位水池,并将管道铺通到各家各户,总投资18.03万元,从此解决了400人的吃水难题。

  县人大代表胡林真诚地说,代表认真,政府较真,实事办实,好事办好,群众点赞。作为人大代表,看到原来插满井口的自用抽水管不见了,邻里关系和睦了,我觉得特有成就感。

  龙场镇放马坪村铜匠沟是一个苗族聚居的寨子,几辈人走的都是烂泥路,背进运出十分不便。苗族群众杨德珍说,“看到到处都是水泥路,好生羡慕哦,我走这泥巴路都走了六十年了,也不再有什么奢望了。”

  哪个会想到,好事偏偏不请自来。2018年9月底,龙场镇人大的刘虎主席来到我们寨子,说给我们带来一个修路的好消息。激动一阵后,我也没有放心上,都这么多年,怕又是来给我们‘画饼’的吧。10月3日,施工队伍真的进场施工了,杨德珍有些不相信这是真的。回过神来,杨德珍跑到兄弟杨德超、杨德远家一阵吆喝,三个老姐弟带上工具直奔工地,一道挖沟铲石……

  走在平坦舒适的水泥上,杨德珍忍不住哼唱起了“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的歌儿,盘算起未来生活,扩大折耳根种植面积,路通,肯定财运来,生活就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杨德珍的愿望很朴素,也切合实际。

  从2018年起,修文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经费,专项用于解决“入不了笼子,进不了盘子”的民生项目、办理事关民生福祉的实事。这一举措激发了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事业心。两年来,共使用专项资金拟办代表建议49件,共计资金432.98万元,解决民生实事项目49个,直接受益群众上万人。(撰文:修文县融媒体中心 郭朝洪)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