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人大常委会:冲锋一线显身手 履职担当展作为
安顺市人大常委会创新提出“五抓五促”工作举措(即:抓法治保障、促依法治贫,抓监督推动、促脱贫增效,抓代表履职、促帮扶聚力,抓领导带头、促示范引领,抓组织领导、促工作落实),组织和动员全市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履职尽责,出实招、办实事、督实效,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交出人大满意答卷。
“领”出新风貌
广泛动员各级人大和人大干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一线真帮实扶。带头蹲点挂帮,真帮实扶“解”民困。各级人大干部深入贫困乡贫困村做好调研指导、包村帮扶、包户脱贫等工作,与贫困群众共谋致富之路,累计争取帮扶项目1271个,协调资金45786万元,推动199个贫困村脱贫出列,生动诠释了人大干部的有为有位有效。近3年共有乡镇人大主席(人大工委主任)转任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和其他重要岗位30余人。
领头包片指挥,真心实意“带”民富。按照同级党委安排,县区人大班子成员,主动包片或分区担任脱贫攻坚“战区”指挥长、副指挥长,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近年来,全市人大系统共包片指挥脱贫攻坚“战区”50个,带动片区减少贫困人口59389人。
安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贡桥(右三)到紫云格凸河镇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牵头督导督查,真督实战“惠”民生。全面落实省、市“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决策部署,定期深入深度贫困村开展挂牌督战工作。按照市委安排,持续牵头开展全市重大项目督导督查,实地督查重点民生项目和扶贫项目267个,推动解决问题300余个,得到市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
“治”出新水平
坚持用法治方式守护好脱贫攻坚这个第一民生工程。聚焦脱贫领域立法,力“使”导向明确。围绕产业扶贫等重点领域谋划推进立法工作,更好发挥了立法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关岭自治县人大率先制定第一部扶贫产业发展方面法规《关岭牛保护和发展条例》,成为产业扶贫立法的典范。
聚焦扶贫执法检查,力“保”实施高效。紧盯推动《贵州省大扶贫条例》贯彻实施,全市人大共开展大扶贫条例执法检查35次,开展执法检查调研56次,提出审议意见318条送有关部门研究处理,保证了法律的贯彻执行。
聚焦法律政策解读,力“促”深入群众。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开展法律进选区、政策进村、培训进户等活动,推动国家脱贫攻坚法律法规和惠民政策深入群众。通过组建宣传专班、送法进选区共向群众发放大扶贫条例5万余册;召开宣讲会、院坝会2730场次,向群众解读脱贫政策,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督”出新成效
坚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依法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突出重点监督,“重”攻坚质效。紧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医疗扶贫等事关脱贫攻坚的重大问题,通过调研视察、听取审议等方式,督促相关部门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共开展专题调研287项,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231个,提出审议意见1156条,推动了不少难点、重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突出问效监督,“问”脱贫实效。通过边听取边审议边询问工作机制,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专题询问常态化。先后就脱贫攻坚方面工作开展专题询问21次、满意度测评105次,增强了脱贫攻坚监督工作效果。
突出审查监督,“审”规范有效。我们紧盯脱贫攻坚项目安排是否合适、资金使用是否合规、项目实施是否见效,组织对特惠贷资金管理、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监督,推动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相结合,确保扶贫资金正确安全有效使用。
“扶”出新业绩
有效借助“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活动平台,广泛引导代表通过多种方式投入脱贫攻坚。密切联系群众,“联”民情民意。各级人大代表积极争当脱贫攻坚“宣传员、领航员、调解员、信息员、监督员”,虚心听取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社情民意,较好地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活动开展4年来,先后走访贫困群众12万余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0572条,帮助贫困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11532件。
依法献言建策,“献”实招实策。各级人大通过组织代表开展各项履职活动,广泛引导代表深入贫困群众了解生产生活情况,查找贫困问题症结,与贫困群众一起想办法、出主意,为地方党委政府献实招、出实策,先后提出脱贫攻坚工作建议10572条,推动解决的实际问题714个。
真挚结对帮扶,“扶”真贫真困。党政代表奋力冲锋在前,争资金、跑项目、扶产业;企业代表勇担社会责任,修设施、捐款物、解就业;专业技术代表作指导、教方法、送技术;基层代表示范引领、抱团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4年来,各级人大代表共参与脱贫攻坚22万余人次,结对帮扶贫困户22518户,发展扶贫产业1625个,协调资金41216万元,领办创办农业企业或合作社1686个,解决就业52087人,受惠贫困群众达6.4万人。因成绩突出,4名人大代表获国家级表彰、74名人大代表受省级表彰。
“联”出新格局
集中力量、集中精力、集中资源,三级联推共促,形成统一指挥、分级部署、层层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强化组织保障,建“实”工作机制。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党组均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工作机制,为全市各级人大发挥职能作用聚焦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强化三级联动,压“实”工作责任。通过制定实施方案、召开现场会等,层层安排部署,明确责任和目标,确保了人大聚力脱贫攻坚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比如,连续4年召开全市人大聚力脱贫攻坚工作现场推进会,市、县两级人大出台39个具体的实施意见或工作方案,确保了工作的整体协调推进和有力有效有为。
强化督促检查,严“实”工作作风。市、县在抓好本级人大脱贫攻坚的同时,切实加强对下级人大助力脱贫攻坚的督促和指导,做到市督查县区全覆盖,县区督查乡镇全覆盖。共开展督促指导200余次,有力推动了全市人大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
下一步,安顺市人大常委会将更好地举全市人大之力,坚定信心、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坚决夺取最后总攻胜利,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展现好人大担当、贡献好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