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毕节市人大常委会:推动代表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04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全省开展“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以来,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始终牢牢把握人大“两机关”的定位,进一步深化“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作用,找准人大履职行权与脱贫攻坚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目标,推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人大作用、展现人大作为。

 

  突出人大工作政治性

  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

  在工作中,全面落实《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加强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决定》,在中共毕节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常委会的有力指导下,依法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职权,有力推进中央和省委、市委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毕节试验区治理效能,不断推动新时代毕节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2018 年11月21日,毕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建琨(中)在大方县猫场镇箐口村召开脱贫攻坚座谈会。(摄影 / 王纯亮)

  近年来,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协调投入资金近5亿元,全市上下1000余名人大干部和15800余名人大代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的战场,贡献人大力量。

 

  既督又战助脱贫攻坚

  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重点和焦点,综合运用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方式,实现对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的纵深监督。

  连续3年对《贵州省大扶贫条例》贯彻执行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推动政府部门依法治贫、依法战贫。今年以来,听取和审议了《毕节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情况报告》《毕节市就业扶贫工作情况报告》。全市各县区人大常委会也分别结合当地实际,围绕脱贫攻坚工作组织代表开展各类履职活动。

  在开展监督中,始终立足人大职能,着力提高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努力确保脱贫攻坚各项法律法规有效施行,助推中央、省委和市委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不仅要督更要战。自2016年帮扶赫章县铁匠乡、2019年帮扶威宁自治县麻乍镇以来,毕节市人大常委会最大限度将人力物力财力向脱贫攻坚聚焦。先后从办公经费中挤出300余万元支持铁匠乡和麻乍镇开展工作,协调国开行融资项目3000余万元、浦发基金近5000万元帮助铁匠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发挥牵头作用,多次组织帮扶单位召开统筹推进会,推动帮扶单位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宣传、问题排查整改等工作,自2016年以来先后争取各帮扶单位投入资金500余万元,推动联系点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提质增效。

 

  发挥代表作用参与脱贫攻坚

  强化“三个好”模式,畅通代表联系群众渠道。建好履职平台。全市各县区投入近500余万元资金建设代表联络站、代表活动室等代表履职平台2480个,筑牢代表履职阵地。

  管好履职平台。注重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建立学习平台、活动平台、交流平台、议事平台和监督平台,推动代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用好履职平台。组织引导代表通过代表联络站等平台接待走访群众,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夯实代表履职平台,筑牢基层人大阵地,开展代表履职活动,积极畅通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渠道,推动代表主动投身脱贫攻坚工作。

  强化“四个一”举措,提升为民服务效率质量。设立1个搬迁点联络室。各县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创新,至少选择1个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设立代表联络室,零距离服务搬迁群众,充分发挥代表联络阵地和代表联系广泛的作用,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联络服务工作,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不反弹”。

  设立1名专业法律顾问。部分县区人大常委会在有条件的代表联络站或联络室选聘1名法律顾问参与接访活动,用心用情为民排忧解难。

  设立1个代表联络办。部分县区人大常委会在人大机关设立代表联络办公室或代表服务中心,对代表履职平台工作开展进行联系、指导、服务。

  建立1套工作方法。七星关区人大常委会推行代表“票决制”工作方法,通过代表表决方式确定政府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并由人大常委会跟踪督办。织金县人大常委会打造代表履职“四级联创”工作方法,推动代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威宁自治县人大代表李仁兵探索脱贫攻坚“四看法”,得到省委领导高度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打造“五大员”代表,参与带动决战脱贫攻坚。引导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直接投身脱贫攻坚参与作战,当好“作战员”。引导代表围绕全市脱贫攻坚“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等开展监督,当好“监督员”。引导代表利用联系选民机制,听取收集关于脱贫攻坚等工作的民情民意,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当好“信息员”。引导代表利用院坝会、板凳会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委政府惠民政策,当好“宣传员”。引导代表发挥带头致富、带动脱贫的作用,为贫困群众想办法、出主意,带领群众发展种养殖产业,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当好“引领员”。近年来,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在2020年全省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上,毕节市共有34名代表获得省委表彰。

  创新一套机制,增强代表审议发言积极性。围绕“创新代表大会期间代表审议发言建议办理落实机制”抓改革,积极建立代表审议发言建议办理制度、代表审议发言建议交办督办制度,把书面建议与审议发言建议的办理相结合,不断规范代表建议办理程序,突出办理重点,创新督办方式,增强建议办理实效。2018年以来,共收集代表审议发言建议123条交相关部门办理,其中涉及脱贫攻坚工作建议占一半以上,推动了一批脱贫攻坚热点难点问题有效解决,代表审议发言意见建议得到转化落实,切实增强代表建言献策的积极性。

  下步工作中,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将不断提升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找准差距,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充分发挥人大制度优势,促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