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人大常委会:抓调研推改革 办实事暖民心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毕节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推进改革创新办实事、开展调查研究办实事、深入基层走访办实事等方面抓深抓实,切实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开展调查研究办实事
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始终立足人大主业主责,聚焦教育事业、国储林项目建设、民事审判诉源治理等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事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切实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推动落实。
一是聚焦教育发展开展调查研究办实事。2021年1月,在了解到毕节一中金海湖校区建设有关问题后,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翊皓高度重视,亲自调度、亲自部署、亲自督促,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罗昌琪、彭华昌先后带队到毕节一中金海湖校区进行实地调研,全面了解供水、供电、工程质量、项目手续办理以及安全隐患等5个方面问题,形成《毕节一中金海湖校区建设情况专题调研报告》向市委、市政府报送,就毕节一中金海湖校区建设提出整改建议5条,对金海湖新区整个职教城建设提出整改建议4条。市政府高度重视调研组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先后组织召开现场办公会议、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毕节一中金海湖校区和金海湖新区职教城建设有关问题。截至目前,毕节一中金海湖校区供水问题已基本整改完成,供电、项目手续办理、安全隐患整改等问题正分步推进。
二是聚焦国储林建设开展调查研究办实事。2021年2月,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吴学军带队对毕节市国家储备林项目(一期)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调研,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毕节市国家储备林项目(一期)工作推进情况报告》,针对调查研究和审议报告指出5个方面14个具体问题,提出5条审议意见并进行跟踪督办。在开展审议意见跟踪督办过程中,了解到大方县达溪镇部分村民未收到国家储备林项目(一期)土地流转费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迅速行动,通过跟踪督办、部门协作、市县联动,为大方县达溪镇涉及的1900余户农户兑现土地流转费1896万元。同时做到举一反三,督促政府有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对类似问题进行排查处理,推动全市国储林项目支付土地流转费18588万元,涉及20133户农户。
三是聚焦诉源治理开展调查研究办实事。2021年3月至4月,市人大常委会就法院民事审判诉源治理工作到市内市外调研考察,听取审议《毕节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情况报告》,提出3条意见建议,并撰写形成《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进诉源治理工作专题调研报告》向市委报送,省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周建琨同志作出批示,市委政法委及时研究,从5个方面建立健全诉源治理各项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诉源治理、化解矛盾纠纷。通过调查研究,市人大常委会切实帮助各有关部门理清思路、找准问题、抓好落实,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到实处。
推进改革创新办实事
毕节市人大常委会深刻认识做好代表工作的重要性,在总结代表工作成效经验、分析代表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把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工作作为2021年深化改革项目,深入推进毕节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机制改革,以改革创新办好民生实事。
一是创新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着力办实事。2021年,市人大常委会改变以往代表建议交办做法,首次采用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议的方式向“一府一委两院”进行交办,对2020年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对2021年代表建议相关情况进行说明,和市人民政府签订代表建议交办书,强化办理责任、明确办理时限,切实增强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推动政府及各有关部门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推动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一批民生实事得到解决。
二是创新设立代表建议办理机制着力办实事。建立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市县(区)人大和市人大各专委会联动督办机制,制定毕节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机制改革工作方案,以及毕节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联席会议制度、联动督办制度、办理情况通报制度等“1+3”改革制度,切实把人大代表代表人民提出的意见建议特别是民生方面的意见建议从“纸上”落到“地上”,切实提升代表为民代言、为民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代表议案建议办理的高质量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
三是创新建立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着力办实事。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建立代表意见建议办理专项资金,统筹财政资金1000万元有力推动解决代表提出的建议中涉及资金数额小、群众期盼急需解决又无项目支撑的民生“微实事”,推动群众关心关切的“急难愁盼”民生实事得到有效解决。同时,毕节市各县区人大常委会也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的安排部署设立500-600万元的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切实以小创新展现大作为、小资金赢得大民心,不断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结率落实率,真正达到党委和政府支持、人大推动、代表满意、群众点赞的效果。
深入基层走访办实事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毕节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纷纷深入基层走访群众,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一是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办实事。2021年3月,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翊皓到织金县调研森林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在了解到马场镇林业工作量大、经费紧缺问题时,张翊皓高度重视,当即协调有关部门为马场镇解决10万元退耕还林工作经费并于7月拨付到位。2021年6月,张翊皓到市人大机关乡村振兴联系点赫章县兴发乡民族村走访调研后,分别协调市乡村振兴局、赫章县委政府给予项目资金支持,帮助该村打造乡村振兴特色田园乡村。截至目前,市县已明确800万东西部协作资金、260万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支持赫章县积极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建设。
二是紧扣巩固脱贫成果办实事。2021年6月,张翊皓到乡村振兴联系点赫章县铁匠乡走访调研时,发现联盟村薛占斌户大儿子薛威患有尿毒症,家庭医疗开支大,有返贫风险。张翊皓当即安排铁匠乡政府认真核实、多措并举帮助该户解决实际困难,确保不返贫。目前,该户6人已全部纳入低保,月低保金为1282元;扶持饲养4头牛、稳定1人公益岗位,按政策足额报销医疗费用。同月,在党的百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张翊皓来到赫章县走访慰问因公殉职党员家属、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询问了解他们的家庭基本情况,要求基层党组织要时刻关注困难党员和老党员的安危冷暖,真心实意为他们排忧解难。
三是紧扣保障民生需求办实事。2021年6月,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罗昌琪深入赫章县结构乡调研时,发现该乡垃圾堆放、转运配套设施严重不足问题,当即帮助协调解决垃圾转运勾臂式垃圾车2辆和配套垃圾箱80 个,目前结构乡正按程序向环保部门上报。2021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秘书长冯兴忠到黔西走访调研,发现定新乡新村与重新镇蜂岩村交界的洗革河简易便桥面较窄、桥身整体较低、存在安全隐患后,立即向黔西交通部门反映。目前,该桥梁已申报纳入黔西“十四五”规划桥梁项目库,待上级下达计划后立即组织实施。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在下步工作中,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为民宗旨,把持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的重要抓手,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取得实效。(文/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罗运欢 苏用林)
更多人大新闻 关注贵州人大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