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6小时送锦旗!只为贵州农信做了件事……
10月18日,遵义市务川自治县浞水镇复兴村村民陈菓驱车三百多公里,来到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的贵州农信,送上一面锦旗表达谢意,“在你们的帮助下,今年我的大闸蟹总算有了好出路!”
今年33岁的陈菓有着丰富的种养殖经验。他曾种植过中药材、紫薯,也养过羊,但因销路不畅,屡次尝试都亏损严重,生活一度陷入困境,几年前还被评为贫困户。2018年,不服输的他开始养殖大闸蟹。
发展的路并非一帆风顺。“大闸蟹养殖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前期买蟹苗就花掉9万元,三年多来饲料也投入二十多万元,实在支撑不住了。”就在陈菓准备放弃时,贵州农信驻村干部郑彦来到了村里。
今年5月,郑彦被省联社选派务川县浞水镇复兴村担任驻村干部,在走访中了解到陈菓的情况,“我到他家时看蟹塘都长满了草,他说已经放弃了。但在多次走访中,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勤劳肯干的人,村里像他这样有技巧的人不多,浞水镇的环境也非常好,当时就鼓励他一定要坚持下去,销路一定会有的。”
没有资金,坚持谈何容易。面对陈菓的犹豫不决,郑彦多次走进他家做思想工作,并联系上务川农商银行申请到低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坚定了陈菓继续干下去的决心。
今年10月,陈菓的大闸蟹出产超过1万只,郑彦联系上省联社网络金融部,将大闸蟹作为省联社驻村干部乡村振兴帮扶项目之一,通过贵州农信“黔农云”向全省进行推广,陈菓的这批蟹收入也超过了50万元。
“出货的时候,小郑还来帮我绑蟹装车,这样的好干部,实在是太难得了!”说话的同时,陈菓连连竖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