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牢“四个机关”全新定位 打造“四个机关”安顺样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成为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总书记关于“四个机关”的重要论述,揭示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本质属性和职责使命。作为在地方人大工作的同志,我们要牢牢把握“四个机关”的定位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和自身建设,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新时代人大工作新局面。
把准历史方位 深刻领会“四个机关”的全新定位和最新要求
“四个机关”的定位和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紧紧围绕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总体目标,自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两个机关”以来,对人大机关自身建设作出的最新定位、提出的最新要求。
政治机关的定位体现了人大的政治属性。人大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得民主、长期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的,也是在党的领导下巩固、发展和完善的。历史和现实证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人大工作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保证,党的领导坚持得越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就越能得到彰显。由此可见,政治机关的这个定位,体现了人大的政治属性,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国家权力机关的定位体现了人大的民主属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宪法规定,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各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从根本上,都是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由此可见,国家权力机关的这个定位,体现了人大的民主属性,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工作机关的定位体现了人大的法治属性。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更加需要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等14项职权,让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处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第一线,必须时刻紧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求,依法履职尽责,高质量做好各项工作。由此可见,工作机关的这个定位,体现了人大的法治属性,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代表机关的定位体现了人大的人民属性。宪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和管理国家事务,是以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并通过这种方式,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以真正代表人民的权益和意志。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题中之义,是人民对自己选举和委派代表的基本要求,是人大代表当好党的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的重要途径,是人大工作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基础。由此可见,代表机关的这个定位,体现了人大的人民属性,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
提高政治站位 牢牢把握“四个机关”的时代脉搏和全新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四个机关”的重要论述,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赋予人大的新使命新任务,我们更加深感使命在心、责任在肩。
必须永葆政治品格。中央人大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人大及其常委会“四个机关”的定位。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必须把讲政治放在首位,强化政治意识,增强政治自觉,锻造政治能力,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真正打通、有机统一起来,紧跟党的决策部署,紧贴群众的美好生活,紧扣发展的实际需要,全面履行好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使各项工作更好围绕中心和大局、更好服务国家和人民。
必须牢记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人大的政治责任和光荣使命,是人大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必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在人大的履职行权当中,把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作为计划工作、谋划议题、策划活动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进一步丰富各级人大代表主题活动,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必须服务发展全局。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的召开,对人大工作者是极大的鼓舞和激励。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激发出来的精气神,转化为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坚定锐意进取、创新实践的信心和勇气,提升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本领和能力,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切实做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奋力谱写我市新时代人大工作新篇章。
找准履职定位 努力打造“四个机关”的安顺人大样板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是各级人大机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我们要自觉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人大政治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的定位和要求,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以“四讲四有”为实践路径,努力打造“四个机关”的安顺人大样板。
讲忠诚有信念,打造过硬政治机关。要旗帜鲜明、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毫不动摇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忠于党的信仰、党的组织、党的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确保党委决策部署和人民的意志在人大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讲民主有载体,打造过硬权力机关。要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发挥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作用。不断扩大人民的有序政治参与,让更多人大代表参加重大事项决策的讨论,进一步优化人大代表结构,提高基层代表比例,健全民主制度,拓宽民主渠道,更好地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要将宪法精神贯穿人大机关工作始终,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从法律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到不唯上、不唯权,充分运用法律赋予的各项手段,依法推进人大机关各项工作。
讲责任有担当,打造过硬工作机关。要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深入推进科学民主依法立法,更好地发挥地方立法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社会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实施正确有效依法监督,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不断提高监督质效,推动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确保宪法和法律全面有效实施。要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和常委会工作重点,做到超前谋划、精心部署、改革创新,扎实做好常委会领导、机关、代表的服务工作,当好常委会参谋助手。
讲宗旨有情怀,打造过硬代表机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根本出发点,积极反映人民心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要在省人大肯定安顺代表工作和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好代表主体作用,持续扩大代表对立法、监督等工作的参与,汇聚起全面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和人大工作与时俱进的强大合力。要不断完善履职保障机制,改进联络服务工作,搭建代表履职平台,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充分发挥代表在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建设、农产品加工督促等重点工作方面的积极作用,奋力书写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作者系安顺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 解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