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四问补短板 环保问题得落实——岑巩县人大常委会“死磕”污染防治监督“不松手”
山更青了、水更碧了、天更蓝了……漫步在岑巩县城乡,处处呈现出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景象。得益于岑巩县人大常委会紧盯“死磕”污染防治监督“不松手”,采取代表视察、会议审议、执法检查和专题调研等多种形式,三年四问开展监督取得的实效,为民守护一方碧水蓝天。
代表视察问:农村污水如何收集
在全县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中,由于工作力度不够,被中央和省委环保督查组督查出许多问题。2017年以来,中央和省委生态环保督察及其“回头看”、长江经济带进一步大排查等省级明察暗访反馈认领问题整合后41个,已完成整改31个,未完成还有10个,剩下的大多都是工程性等整改难度大的问题,总体完成率为75.6%。
岑巩县人大常委会看到环境保护工作的严重性,2020年9月27日至28日,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姜继德带队,组织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一行15人,在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和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岑巩分局、县水务局等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采取实地察看、现场访谈、听取汇报等形式,对全县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开展视察活动。
视察组一行对羊桥乡柏杨沟饮用水源地、异溪河临时取水点项目、水尾镇污水处理厂、注溪镇污水处理厂、县第一污水处理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和柏森香料厂进行视察,听取了相关负责人的情况介绍,察看了水源地保护设施、水库水质、水源地环境整治等,对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组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对全县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推进情况的汇报,同时,州生态环境局岑巩分局、水务、工信、住建、财政等部门负责人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汇报了各自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完成情况。
“要加快城乡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加强农村污水收集。”听取汇报后,代表们现场提出意见,督促县人民政府及职能部门认真整改,全县涉及污染防治攻坚成效考核、挂牌督战及生态环保督查整改项目6个,县人民政府筹资2580万元,推进思旸、水尾、天马、龙田等四个片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投资600万元对农村环境整治和城市扬尘综合进行治理。
会议审议问:环保短板如何补齐
为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县人大常委会把2020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列入监督议题。
2021年4月,在县十六届人大三十二次常委会上,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根据报告,一是环境质量稳定达标。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水环境安全达标,县城及乡镇12个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保持率100%;土壤环境稳定向好,未发展重金属土壤污染。二是反馈问题整改全面完成,环保督察问题全面整改销号;环境突出问题全面整改完成,13件举报件全部办结,实现零投诉;警示片披露问题全面整改完成。三是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明显,建成10座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及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完成31家企业污染持证排污全覆盖。
“要加大投入,补齐基础设施不足短板”“要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在分组审议中,现场把脉问诊,对县人民政府及职能部门提出补齐环保短板的建议,县人民政府坚持问题导向,全面落实重点难点任务,开展好生态环境保护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等专项行动;强化工作调度,定期完成县城环境空气质量、集中式饮用水源以及地表水监测,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执法检查问:土壤污染如何治理
“要持续开展联合执法,建立联动机制,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开展危废固废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土壤调查、小散乱行业整治行动。”2021年6月9日,岑巩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启能带领执法检查组,深入思旸、大有等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土壤污染防治法》)的贯彻执行开展执法检查,并现场提出意见。
自《土壤污染防治法》施行以来,岑巩县制定出台《岑巩县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方案(2018-2020年)》《岑巩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岑巩县土壤污染防治2020年度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量化工作任务,强化工作责任,高质量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法的贯彻落实。执法检查组通过实地走访,详细听取相关责任人对《土壤污染防治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汇报,查看相关台账,深入了解执法部门对《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宣传普法情况,与企业法人、农民专业合作负责人、家庭农场负责人、产业大户等进行座谈,对《土壤污染防治法》贯彻执行交换了意见。
“土壤受到污染后,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就会出现重金属超标,农产品既影响群众生命安全,又没有市场。”在执法检查中,何金华代表提出建议,要加强政府主导,建立政府主导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责任机制,相关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建议提出后,县人民政府及职能部门高度重视,认真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加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的监管,建立疑似污染地块和与关注地块名录,加强耕地分类管理,扎实开展畜禽养殖环境保护大检查,开展矿山修复和复垦复绿等工作,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了保障。
专题调研问:工业废气如何整治
为让天更蓝,2021年12月31日,岑巩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姜继德带领16名县人大代表到岑巩经济开发区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来到岑巩经济开发区华泉铁合金、天榕锰业等6家企业实地调研,查看企业的生产运行、工艺流程、发展效益及环保设施运行等,情况。
“要建立重点排放企业台帐,监督防治污染设施运行……”专题调研组召开座谈会,分别听取岑巩经济开发区、州生态环境局岑巩分局、县工信局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后,与会县人大代表作讨论发言,提出“要进一步压实责任,对待环保问题要较真碰硬,做好企业环保宣传教育、引导和监管;要强化问题整改,实行一企一策整改方案,督促整改到位;要加强部门联动,实行常态化监管”等5条意见。县人民政府及职能部门制定措施、加强整改。
为确保建议落实到位,2022年5月11日上午,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县人大代表组成专题调研组,再次对岑巩经济开发区环境保护工作开展调研,督促《岑巩县人大代表关于对经济开发区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专题调研意见》的整改落实。
调研组一行对华星冶金、天源冶炼、岑祥科技等企业实地察看环保问题整改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分别听取了岑巩经济开发区负责人和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岑巩分局负责人《关于县人大代表对经济开发区开展环境保护工作视察意见》整改落实情况及高耗能企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的汇报:岑巩经济开发区认真部署,坚决扛起政治责任,狠抓反馈问题整改,5条专题调研意见全部整改完毕;强化问题排查和督导整改,对16家重点企业专项排查存在的环保问题,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鼓励、指导冶炼企业转型升级,严控新增产能,落实等量减量置换。
听取汇报后,县人大代表对下步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再次提出建议:要加强常态化监管,强化企业环保意识,推动企业健康发展;要优化企业服务,着力研究新国发2号、对接融入大湾区文件,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扶持,加快推进园区高耗能企业的技改升级,促进高耗能企业技改落到实处。
(供稿:岑巩县人大常委会 张能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