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人大常委会:搭建直通车 破解“堵痛难”
今年以来,黎平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直击民生热点,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不断改革创新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工作,通过开通电视专栏节目“人大代表直通车”平台和5个“人大代表微信工作群直通车”平台,采取人大代表调研询问,相关责任单位回答整改的形式,电视、微信工作群跟踪问政问效,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堵点、痛点和难点问题。
搭建代表直通车,形成督办合力。黎平县人大常委会紧抓代表议案建议办理督办工作,制定《黎平县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直通车”工作方案》,通过搭建“人大代表直通车”平台,以“人大代表询问+责任单位作答+电视媒体(微信工作群)问政+常委会监督跟踪”的形式提出议案、建议,并进行督办。微信直通上,安排专人收集梳理代表意见和建议,并及时交办督办,解决了春节后乡村垃圾清运不及时的问题和西门街的建设问题。在电视直通上,3月份重点是校园周边摆摊设点整治,4月份重点是规范县城市场管理和占道施工清理整治。例如,4月25日,开展对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议案、重点建议进行现场督办。人大代表们和县电视台记者深入实地,主要针对关于提升县城市场规范管理的议案、关于对县城占道施工进行清除整治的建议等内容进行调研询问,县市场监管局、县住建局等相关单位及企业管理责任人就代表们的调研询问现场作答,并提出整改思路、整改措施及整改时限。通过“人大代表+新闻媒体(微信工作群)”的形式,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监督职能,保证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切实汇聚监督合力,为解决好民生问题开辟绿色通道,为民意传递架起直通桥梁。
搭建代表直通车,强化督办刚性。县人大常委会把“人大代表直通车”作为提高议案建议办理效能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做到答办全覆盖、高要求、跟到底,切实通过刚性督办提升办理效果。“人大代表直通车”节目在县电视台播出后,在社会上反响强烈,也给相关责任单位传导了压力,相关责任单位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措施,快速推动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落实。针对市场环境卫生和交通拥堵的问题,由市监局、住建局、交警大队、消防大队、德凤街道、龙形街道联合给运营方下督办函,开展联合执法整治,交由市场运营主体进行市场内部环境整改和规范管理,如整顿好后问题再次发生,将对运营主体进行处罚。针对建设施工存在的问题,在邻靠(五开中路)公路侧增设防护栏,将人行道与车行道进行隔离,确保行人安全;在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严格加强项目建设管理、调度,规范施工单位作业时间,设置项目专用的洗车槽,确保路面的整洁;项目建设过程中文明施工,做好降尘降噪等防治工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于4月28日和5月11日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了答复,形成交办、办理、答复的闭环。
搭建代表直通车,解决民生实事。黎平县人大常委会不断探索代表议案建议办理的新举措新方法,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以小实事赢得大民心。例如,今年4月25日以来,县综合执法局联合交警、消防等单位出动执法检查33人次,每周开展城区市场秩序整顿,整治乱停乱放、占用消防通道行为13次,检查店铺62家,规范经营户15户,下达整改意见书5份,清泉市场、平街果品市场、大地水果市场共清理垃圾78吨。同时,项目施工存在问题也完成了整改,在人行道临车行道位增设一排约63米铁艺栏杆,确保群众安全出行;工程施工路口处铺设了钢板,安排人员对进出施工车辆进行冲洗,确保施工车辆不带泥上路等,有力推动代表议案建议办理从“纸上”落到“地上”,不断推动广大群众“急难愁盼”民生实事得到解决,达到党委认可、人大推动、政府落实、代表满意、群众点赞的效果。(供稿:黎平县人大常委会 周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