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关区人大常委会:“5+5+1”搭起基层民主建设的“四梁八柱”
“不到半年,育肥出栏58头商品猪、出售300多头小猪仔,解决了村里几名劳动力长期的务工需求……”和前来走访的七星关区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侃侃而谈的,是亮岩镇选出的区人大代表叶世双,他的眉宇间充满自豪自信。
“农闲之时,你可以组织大家在代表之家学习、交流,多听听和收集群众、选民意见,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路上多为党委政府建好言献良策……”叶世双表示,将抽出时间在强化履职上下功夫,积极配合建好、管好、用好代表之家,凝聚代表合力,推动乡村振兴。一次畅谈,如何做到为民代言,叶世双“开窍”了。
走访代表,是七星关区人大常委会在探索实施“五联五强一推进”工作机制,强化人大工作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道路上的“一盘小菜”。
2022年,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进一步健全代表工作机制,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推动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七星关区人大常委会一直在出题、答卷,探索建立了“五联五强一推进”工作机制,搭建起了新时代推动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的“四梁八柱”。
“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区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联系乡镇(街道)人大工作、乡镇人大主席团联系乡镇人大代表、街道人大工委联系辖区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这是“五联五强一推进”工作机制的核心内容,通过“五联系”,实现“五强化”。通过建立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区人大代表工作机制,强化区人大代表作用发挥;通过建立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联系乡镇(街道)人大工作机制,加强对乡镇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指导;通过建立乡镇人大主席团联系人大代表工作机制,强化基层代表履职平台建设,加强基层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通过建立街道人大工委联系辖区人大代表工作机制,强化驻街道人大代表“主题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拓展;通过建立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工作机制,了解人民群众意愿、反映社情民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为民发声、替民代言、凝聚民智的桥梁纽带作用,强化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五联五强一推进”,“联”是基础,“联”有“数”的要求,更有“质”的度量,“强”是目的,由联至强,是“五联五强一推进”工作机制的灵魂,由联至强,目标直指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
从制度的探索,到制度的成熟,再到制度的落地,“五联五强一推进”实施的一个月,收到了出人意料的“四大奇效”。一是区人大常委会和各乡镇人大主席团、街道人大工委、人大代表的履职意识明显增强了;二是各级人大和代表依法有序开展监督的办法丰富了;三是各级人大和代表的履职成效明显了;四是选民的满意度“水涨船高”。
一个月,区人大常委会履职成效可圈可点:组织开展专题培训2场次覆盖各级代表60名;班子成员开展走访联系代表21次联络联系代表21人,征求到对常委会工作的高质量意见建议3条、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见建议2条;推动办理代表意见建议事项5项,撬动民生资金125万元……与区人大常委会相向而行,各乡镇(街道)闻令而动,积极推动代表联络站和代表之家建设,绘就了“选民到家出题、代表在家答题”的生动场景,为推进七星关基层民主建设中添砖加瓦。
“五联五强一推进”,以“数”的定量、以“质”的度量,七星关人大找到了代表和代表、代表和选民互动的好办法,真正实现了代表和代表、代表和选民的密切联系,在联系中增进了了解、在联系中联出了感情、在联系中强化了履职,在新时代找准了强化基层人大工作的切入点,迸发了基层人大和人大代表履职活力,在推动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作者:陈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