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写好“三篇文章” 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三都自治县人大常委会立足代表机关定位,着力写好“三篇文章”,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搭平台写好“引”的文章,接通履职地气。一是建好一个履职阵地。制定《三都水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关于优化设置人大代表联络站室点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6镇2街道对代表联络站(室、点、中心)建设进行再优化,在持续加强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坚持软硬件同抓、建管结合,不断完善功能,结合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要求,对代表联络站(室、点、中心)制度、选民来访登记、代表活动登记等相关制度台账进行更新完善,全县已建成代表联络站8个,正在进行优化代表联络室88个、代表联系点23个,进一步密切代表同选民的联系,更好地聚民意、汇民智,让人民有序参与到国家治理中来,充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二是建立一个联系体系。创新开展“四联四帮”活动,由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联系镇(街道)人大工作,帮助提高人大工作水平;各工委(室、中心)负责人联系代表联络站(室),帮助提高代表工作业务;人大常委会委员联系代表小组,帮助提高代表活动开展;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帮助提高社情民意渠道。为丰富基层人大工作、提高人大工作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抓手。三是落实一项经费保障。把人大代表活动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落实代表活动经费45万元;严格执行代表误工补贴制度,支持代表执行职务、开展工作。
建机制写好“蓄”的文章,激发履职朝气。一是坚持代表建议办理监督机制。始终把督办代表意见建议与人大监督工作紧密结合,健全完善《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办法》,明确代表意见建议转办、办理、答复、反馈等工作流程;采取常委会领导重点督办、听取办理情况报告、进行满意度测评等有效措施,高位推动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工作,提高代表履职成就感。二是坚持人大代表述职评议机制。健全完善《三都水族自治县人大代表履职评价办法》,由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并现场进行测评打分,对代表履职提出意见,不断提高代表履职质量,更好发挥代表作用,增强代表履职责任感。三是坚持邀请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制度。根据县人大常委会会议议题,每次邀请5名县人大代表列席会议,会前参与议题调研,今年以来,已邀请5名人大代表参加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环保法、乡村振兴促进法的执法检查,参加乡村建设行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未成年人检察、终审判决后处罚执行等情况的调研,提高代表履职参与感。
抓学习写好“育”的文章,增添履职底气。一是搭建平台学。举办“县十七届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培训班”,邀请人大工作专家授课,培训内容包括中央、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地方组织法、监督法、代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代表履职及如何撰写建议等知识,参训人员包含县镇代表600余人,帮助代表提高履职能力;建立“代表讲堂”,采取邀请有经验的人大工作者授课,以及人大常委会领导领题等方式经常学,截至目前已开展“代表讲堂”3期,120余人次参加学习。二是相互交流学。组织部分人大代表、人大机关部分干部、人大秘书赴周边县考察学习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等人大代表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三是线上随时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要求人大代表关注各级人大微信公众号、安装学习强国APP等,让人大代表通过云端随时随地了解学习各级重要会议、文件精神,掌握人大工作动态。(供稿:三都自治县人大办 兰付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