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平坝区:人大代表在行动,“五员”合力助振兴
2021年全省“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启动以来,平坝区人大常委会聚集服务大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宣传员、调解员、记录员、监督员、服务员”作用,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紧扣“五区平坝”建设目标,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持续助力。
做好政策实施的“宣传员”,为党的建设聚引力。充分发挥全国、省、市、区、乡五级人大代表作用,搭建代表学习平台,用好代表联络站、代表履职平台等阵地,线上线下相结合加强代表履职和政策学习培训,发挥宣讲团,以代表联系选区、联系群众作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通过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院坝会、群众会、“敲门行动”入户走访等“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新国发2号文件、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党的方针政策、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各类宣传宣讲。将党的新思想、新理论和党的好声音传达给广大群众,引导和带领群众参与其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做好矛盾化解的“调解员”,为社会治理注内力。在乡镇(街道):依托“两代表一委员”联络站,按照阵地共建、资源共享、队伍共管、要事共榷、示范共创的“五共”模式,建立轮流接访制度,排出“代表工作日”,安排代表轮流接访;在村(社区):建立代表联络室,将人大代表、村干部、退役军人、妇女文艺队、村内“五老”等人员进行资源整合,组建老兵调解室、老年协会、妇女互助会等,充分发挥各类人员的优势,参与村里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村级事务协调和环境治理等,帮助群众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事项。让群众遇到问题找得到说话的地方;碰到困难有帮助协调处理的人员;有矛盾纠纷找到帮助调解人员,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做好问题反映的“记录员”,为改革创新激活力。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基层,联系群众的优势,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通过村民代表会、院坝会、入户走访等,在当好政策“宣传员”和矛盾“调解员”的同时,组织人大代表围绕群众衣食住行基本民生、生老病死底线民生、安居乐业热点民生、生态环保重点民生,采取深入群众“望”民情,倾听建议“闻”呼声,放下身段“问”计策,把准脉搏“切”症结等措施,广泛收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深入开展走访、调研,总结好思路、好做法,帮助群众反映急难愁盼问题,根据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性和建设性意见建议,切实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断为改革创新服务。
做好政府工作的“监督员”,为促进落实提效力。始终坚持把人大监督作为推进依法行政、提升政府效能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扣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找准人大工作的契合点、切入点、着力点,主动围绕中心、融入中心、服务中心。组织代表开展履职活动,参加小组活动、专题调研、集中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开展监督。在经济发展上,加强经济运行形势调研,开展项目预算、财政计划和预结算监督审查;在生态环境上,围绕污染防治、环境整治、农村垃圾治理等,开展执法检查监督;在人民生活上,聚集教育、健康、养老等群众关注社会民生,以及粮食安全、医疗保障等社会热点,开展视察调研监督;在营商环境上,紧紧围绕便民服务、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简政放权等经济领域重点内容和短板问题,有计划性听取专项工作汇报。通过开展监督,并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执法调研监督,查找问题所在,提出意见建议,建立督促跟踪机制,督促问题尽快得到落实和解决,做到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全力打好监督“组合拳”,以监督推动工作、转变作风、优化环境、提升效力。
做好选民群众的“服务员”,为乡村振兴聚合力。为切实示发挥代表范带动作用,五级人大代表履职服务主动融入乡村振兴主战场。党政干部代表发挥协调保障作用,找路子、争资金、跑项目、推产业、抓建设,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专业技术代表利用技术特长,作指导、教方法、送技术,为产业和企业开展志愿服务指导,为群众开展法律咨询和援助;企业代表勇担社会责任,作示范、带发展、促就业;村(居)干部代表落实引领发动,以党建引领夯实基层阵地建设,以网格化管理增强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农民代表冲锋在前,在创业发展、文明建设、社会治理、遵纪守法中作带表率。五级人大代表,在各种领域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服务群众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不断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凝聚强大合力。(供稿:安顺市平坝区人大常委会 黄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