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县政务服务中心“三强化”抓实营商环境
石阡县政服务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认真落实县人大常委会的要求,坚持党管政务服务不放松,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争做为企业群众服务第一人。
为解决改革后企业群众办事不适应问题,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及人大代表要求,县政务服务中心按照国发5号文件精神,结合“贵人服务·一视同仁·一诺阡金”营商环境品牌建设,“三强化”抓实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度、网上政务服务能力、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数据汇聚和政务服务满意度工作,从企业和群众办事的现实需求出发,提供最贴心、最全面、最优质的服务。
强化统筹协调,全面夯实营商环境
一是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抓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指标工作。二是结合2022年指标考核方案,制定了《2022年石阡县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同时将营商环境工作纳入2022年政务服务工作要点,与各进驻部门签订了营商环境责任状。三是每月召开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指标专题会1次,专题研究当月政务服务便利度、网上政务服务能力、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数据汇聚和政务服务满意度四个指标工作推进情况、解决存在问题。四是中心党组会、干部职工会深入学习贯彻营商环境有关会议、文件精神,今年以来共计组织学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贵州省政务服务条例》11次,为窗口人员梳理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要点和《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要点,将《条例》内容纳入每月的业务能力测试范畴。
强化改革创新,全力推进营商环境
自贵州省推行“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后,积极主动学习各试点区县的改革经验,石阡县政务服务中心2021年10月提前谋划,于2022年初开始启动“一窗通办2+2”改革工作。一是创新改革模式,结合实际,以“自然人+法人(含非法人组织)”、“咨询+投诉”、“乡村代办+中介代办+公共服务”推出了石阡县“一窗通办2+2+N模式”改革,拟定《石阡县深化“一窗通办”改革推行政务服务“2+2+N”模式工作方案》,梳理自然人事项931项,法人事项683项,并于3月28日推行“一窗通办2+2+N”改革试运行,是铜仁市首个启动试运行的非试点区县,5月底正式按照“一窗通办2+2+N模式”改革运行。二是强化业务培训。为确保改革落地落实,拟定了“一窗通办2+2+N”改革培训计划表,以“四个一”(即:“一次”礼仪培训、“一天”实操培训、“一周”业务轮训、“一月”指导培训)的方式分别对前台综合受理窗口人员、进驻部门首席代表开展了“一窗通办2+2”改革业务培训。通过各类培训,现石阡县“一窗通办2+2+N”模式已基本运行顺畅,目前法人和自然人综窗都能按照改革要求正常开展收件、流转工作,公积金、不动产、税务等部门都已实现行业内一窗通办。
强化作风建设,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石阡县政务服务中心严格贯彻落实政务服务系统“改进作风、狠抓落实”集中整治工作,优化提升“一窗通办2+2+N模式”改革后的服务体验,针对“一窗通办2+2+N模式”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对症下药,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审批效率,实现工作作风大转变,服务体验再提升。
一是细化考核激活力。紧紧围绕“一窗通办2+2”改革要求,积极发挥考核“指挥棒、助推器”作用,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石阡县“‘一窗通办’2+2+N模式”改革工作考核细则》,将中心业务指导、前台咨询引导、综合窗口接件、后台进驻办件纳入专项考核,科学设置指标体系,把干部实绩与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将工作任务细化到分值分解到人,设置加分扣分项,让考核结果成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的重要依据,激发窗口服务热情,提高政务服务水平。
二是警示教育转作风。邀请派驻纪检组对政务服务大厅全体工作人员开展警示教育课,引用各地案例对政务服务官僚主义、违规、不作为、慢作为、未踏踏实实为群众服务的现象进行警醒,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弱化窗口人员部门意识,确保改革落地服务提升。
三是党建引领树宗旨。坚持以党建引领推进业务双提升,日常工作中强化窗口党建工作,逢会必学逢会必讲,保障队伍思想不抛锚,树牢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宗旨。将窗口党员纳入中心支部管理,切实发挥好党支部的前沿阵地作用,在窗口设立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率先垂范。四是辅导办事零距离。为解决改革后企业群众办事不适应问题,石阡县政务服务中心明确2名工作人员负责大厅“咨询+投诉”岗,为办事企业群众提供事前咨询辅导、帮办代办和投诉处理服务,以五心(热心、耐心、贴心、真心、细心)服务为准则,争做为企业群众服务第一人,当好政务中心的“大堂经理”。(供稿:石阡县政务服务中心 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