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同心抗疫 人大行动丨贵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员干部的战“疫”日记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13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9月3日至今,贵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49名党员干部职工响应号召、奔赴一线,投身所在社区居委会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他们或变身“大白”协助医务工作者开展核酸检测,或通宵达旦分装配送“中秋大礼包”和各类保供物资,或造册登记确保核酸检测、抗原检测不漏一人……逐一确保贵阳市疫情防控现场处置省市联动指挥部的各项决策部署在社区居委会落地落实。

  “比起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辛劳和付出,我们做的事都不足挂齿,真正令人感动的是当‘中秋大礼包’送到困难家庭、独居老人家庭时他们脸上的笑脸,是静默封控下的居民给予的极大理解和支持;真正令人振奋的是干群同心、合力战‘疫’的团结一心。”

  这些,都记录在每个机关志愿者的战“疫”日记里。

 

  “我是一个兵,疫情就是命令!”

  “9月3日中午,一接到机关关于就地到社区报到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要求,我就立即报名参加云岩区普陀路街道友谊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从部队转业之前,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比起其他志愿者我更有优势、更有医务工作经验。特别是第一天深夜,当我看到还有大量居民没有采样,而医护人员累到发抖快撑不住的时候,我必须顶上!我是一个兵,更是一名党员,疫情就是命令!”

  ——摘自云岩区普陀路街道友谊社区志愿者、市人大监察司法委办公室童露的战“疫”日记。

 

  左图为童露经过专业培训后,为居民开展核酸采样。右图为童露的父亲写的小诗

 

  “9月9日,当看到社区不少同志没日没夜地工作非常疲倦,就连安排大家做核酸的时候声音都是嘶哑的,我再次向社区申请做志愿者。

  虽然我年龄已经超过社区建议的志愿者年龄范围,但我是一名退伍军人,是一名共产党员,遇到困难就要上是我的使命。9月10日,中秋节。我所在的南明区新华路街道神奇社区终于安排我顶替其他‘小年轻’志愿者每家每户分送抗原检测试剂盒,下午又挨家挨户地为大家分送‘中秋大礼包’。晚上,社区通知志愿者去领属于我们自己的‘中秋大礼包’,我嘱咐他们‘拿给更需要的同志’,我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小事。”

  ——摘自南明区新华路神奇社区志愿者、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行政处退役军人刘昌友的战“疫”日记。

 

  左图为55岁的志愿者刘昌友,右图为神奇路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

 

  “我是孩子的妈妈,更是一名党员”

  “突如其来的疫情,如龙卷风一般席卷了我们的生活,作为一名党员,我成为了一名志愿者。9月5日起,每天穿上厚重的防护服从33楼开始一层一层、一户一户地敲门,全身湿透、呼吸不畅,还得耐心地回答居民的每一个问题。辛苦是次要的,有的时候我们的工作不被肯定、不被理解,但大家没有气馁,而是不断总结、不断反思,每天进步一点点,让不理解的居民理解,让不够精准的工作更加精准。

  今天,一户放置试纸的袋子上贴了一张小便条,上面用稚嫩的笔迹写着对志愿者的感激,袋子里还放了三个表达心意的月饼;另一个86岁的奶奶,没有囤积物资也不会用手机,已经吃了两天辣椒酱的她,看到我们时紧紧握住我的手,感动得说不出话来,那一刻,所有的疲劳和委屈烟消云散。明天,我们又要进行新一轮的核酸检测了,因为孩子在这个时候‘不争气’的发烧,检测组的伙伴们贴心地提醒到加入物资保障组的我不用参与核酸组工作了——而他们将从凌晨5点开始。是的,战斗还在继续,我,整装待发!”

  ——摘自云岩区黔灵镇云山社区服务站志愿者、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冯卓9月8日的战“疫”日记。

 

  左图为冯卓为居民分送抗原检测试剂盒,右图为居民为冯卓所在的志愿者服务队送水果

 

  “‘哇,妈妈,你变成大白啦!’在孩子惊喜略带崇拜的眼光中,我开启了‘大白’的一天。

  穿上防护服,我才更真实地感受到,我们的城市需要我们每个人,特别是每个党员以微薄之力筑起抗疫之城。我和其他志愿者气喘吁吁分发抗原检测试剂盒,帮助不会采样的住户采样,半天下来,心里丝毫感觉不到疲惫,比起在烈日下做核酸的医务人员、比起日夜值守的防疫人员、比起在没有电梯的老旧小区上下奔走发放物资的志愿者们,我们的辛苦不值一提。或许我们不能在一朝一夕间解决疫情,但我们却能在一朝一夕间感受到人与人的温情和众志成城的坚毅与决心。当看到邻居在门上用纸条写着‘谢谢,辛苦了’,当热心邻居塞了各种月饼、零食在手中时,我的内心是无比的温暖与充实,我们不再是距离最近的陌生人,而是用心凝结在一起的一股绳,都在用彼此的微薄之力发光发热,温暖彼此,我们定能渡过难关,迎接胜利的曙光。”

  ——摘自云岩区新添大道万科翡翠传奇小区志愿者、市人大社会委办公室陈小雨9月9日的战“疫”日记。

 

  左图为陈小雨为居民做抗原筛查采样,右图为陈小雨分拣物资

 

  “9月10日,中秋节。下午4点,云岩区杨慧街道下起了小雨。志愿者队长在群里吆喝说‘中秋大礼包’到了,我马上对家里两个‘小淘气’交代一番,打着伞冲到点位上。

  社区干部给我们打印了一沓住户名单,一共287户,并交代了‘中秋大礼包’的发放数量、发放方式。刚开始下货清点,雨越下越大,大家顾不上打伞,一心想着别把‘大礼包’淋湿了,紧急将物资拖到一个棚子下,每户四个月饼、两盒午餐肉、一颗白菜……雨越下越大,好在经过前几天‘扫楼’,我们对小区住户情况十分了解,于是我们派两个年轻男生针对独居老人、病人、名册中黄码家庭点对点送礼包上门;一个年龄大、腿脚不好的志愿者负责在业主群里逐步分楼栋呼叫业主下来领取。我做登记工作,来一户勾一户,确保不漏发、重发。志愿者们团结一心,终于在天完全黑透前,将‘中秋大礼包’送到每家每户。”

  ——摘自云岩区杨慧街道惠文社区志愿者、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人事处李鑫洁的战“疫”日记。

 

  图为李鑫洁在社区参与“中秋大礼包”分发工作

 

  “9月9日晚七点,在做完当天核酸检测之后,我们马不停蹄赶往下一个任务:分装接下来两天要用的抗原检测包,以及静态管理区域居民的中秋礼包。

  ‘物品分类堆放,码放整齐清点数量。’在一位热心大哥的指挥下,男同志们把一箱箱物资搬到分装的地方,女同志们则分坐两间屋子,把一箱箱抗原检测工具分装成一包包检测袋,并清点放好。凌晨两点,全部检测包分装完毕,大家开始分装中秋礼包。拆箱、分类拣放、装袋、系袋、转运码放……现场就像流水线作业的工厂,飞速运转,热火朝天。凌晨四点,1400多袋礼包终于分装完毕。接下来,志愿者们又分楼栋进行上门发放。因为担心影响居民们睡觉,我们拿着居委会准备的名单,从高层开始,一家一户仔细核对,把礼包放到每一户的家门口。4栋发放完毕、7栋发放完毕、11栋发放完毕……早晨六点,整个小区1-14栋的中秋礼包全部发放完毕。‘开门有惊喜!收到中秋礼品一袋,谢谢党和政府!谢谢所有辛苦付出的人们!’看到居民在群里的留言,作为志愿者的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我想对正封控在花果园的爸妈和孩子说:‘爸、妈、宝贝,虽然我们在不同的地方,虽然你们目前生活上有很多困难,但请相信,困难再大,党员会冲在第一线;虽抗疫艰辛,但同心情长,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团圆指日可待!’”

  ——摘自云岩区茶园路街道野鸭社区居民委员会志愿者、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二处袁询的战“疫”日记。

 

  左图为袁询分拣抗原检测试剂、右图为袁询上门开展登记

 

  “志愿者服务,我在党员先锋队”

  “9月3日,在单位的号召下,作为党员的我,下午就立即报名参加观山湖区长岭办事处上洲居委会志愿服务,并加入了小区检测人数最多的美的中学检测点志愿服务队。

  这个志愿者队伍有70多人,其中有50多名共产党员。从第一次核酸检测时大家配合不好、分工不清,经过八九天的磨合,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队伍逐渐形成,大家自称‘党员先锋队’。工作中,有似寒风凛冽的夜晚,学校操场上的风刮得呼呼地响,我们手脚冰凉直打哆嗦;有烈日当空的白天,穿着防护服的我们,衣裤全湿却不敢喝水,但是志愿者之间互相鼓励、互相打气,特别是听到居民们的感谢和问候时,一个个心里都乐滋滋的,更是体会到了志愿者工作的价值。做一名优秀的志愿者并不简单,集合令响,闻令而动,早晨6点多到岗,最晚23点才结束工作,但我们从不抱怨、放弃,大家都在为了打赢这场“疫战”而共同奋斗。共产党员,为之坚守无悔!防疫有我,党员先锋队志愿同⾏!

  ——摘自观山湖区长岭街道上洲居委会美的林城时代志愿者、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一处王发碧的战“疫”日记。

 

  左图为王发碧所在的党员先锋队,右图为王发碧在为核酸检测做准备

 

  “9月7日,面对新增全员抗原检测任务的繁重任务,我立即向居委会党支部报到,与志愿者一道,带着做检测、解困难、送物资的任务,从清早到天黑,对同一栋公寓楼‘扫楼’三遍,逐户统计登记、发放试剂、耐心讲解,顺利完成一栋公寓楼400余户抗原检测。

  同时,排查困难需求,帮助解决独居老人、酒店住客等没菜吃、没水喝等困难。一天下来,疲惫不堪,统计结果全是阴性,几个‘大白’相视一笑,轻舒口气。在每一次志愿者任务中,都能深深感受到市民群众的胸怀大局和理解包容,党员同志在急难险重中往前站、带头干的担当,基层干部和志愿者的无畏精神和艰辛付出。一场抗‘疫’战,汇聚了各方力量、凝聚了党群干群,积聚了无限温暖;一场抗‘疫’战,塑造了无私精神,彰显了坚韧品格,诠释了城市气质;一场抗‘疫’战,涌现了人间温情,和睦了邻里关系,结交了无数战友……无数志愿者也是这场战‘疫’的中坚力量,有他们的坚守和付出定会早日迎来胜利!"

  ——摘自观山湖区长岭街道上洲居委会美的林城时代志愿者、市人大财经委谭涛的战“疫”日记。

 

  图为谭涛挨家挨户通知住户开展核酸检测并提前扫码

 

  “‘您好,现在可以去下楼做核酸了,请全家人一起前往,提前把个人信息和核酸平台绑定下楼,家人有黄码请提前报备’。

  ‘今天有雨,出门请带好雨伞。’战‘疫’是从31楼开始的。作为小组6个“扫楼队员”之一,从接到扫楼指令开始,大家分栋从顶楼往下挨家挨户敲门,楼道里敲门声和志愿者提醒做核酸的声音此起彼伏。每完成一栋,在微信群里给指挥队长报备后,扫楼小分队立即奔赴下一栋,乘电梯上31楼,又开始新的轮回,全然不顾防护服中衣服已全被汗水浸湿。我的城市迎来了抗疫大考,只要每个志愿者做好自己手上的工作,就能为疫情考试赢得宝贵的一分。我相信,抗疫大考的‘满分’,一定是由无数个志愿者的‘一分’累积起来的。”

  ——摘自观山湖区长岭街道上洲社区居委会志愿者、市人大选任联委办公室林卓毅的战“疫”日记。

  

图为林卓毅敲门提醒居民做核酸检测

 

  “群众有困难,我们来解决!”

  “我所在的云岩区野鸭街茶园街道安居社区共有13栋居民楼约1300余户。

  9月5日,爱心企业捐赠免费蔬菜,晚上十一点完成装袋后,30名志愿者一人背着十袋,边摸排、边分送,第一时间将其送到困难家庭中。9月6日,许多居民给居委会反映家中没有吃的了,小区不能进出。居委会联系志愿者为大家代买物资。我了解所负责楼栋住户的需求后,到超市按需采购15元蔬菜包4个,30元蔬菜包2个,饺子两份,米4份各5斤,由于一时间找不到小推车,我们‘人力’将物资送到大家手中。9月8日,我们挨家提供蔬菜包清单并记录需求,并将中途蔬菜包种类发生变化的情况及时通知居民,避免发生误会和矛盾。值得记录的是,这一天给独居老人、盲人夫妻送上了爱心盒饭。9月9日、9月10日、9月11日……无论大家有什么困难,我们都第一时间予以解决。原本已经交了休假条要回余庆给妈妈庆祝生日的……却因突如其来的疫情投身志愿者服务。妈妈一直很担心我,‘之前疫情爆发的时候就看到这个工作非常辛苦,存在很多未知数,甚至不被理解……你……要保护好自己,注意身体!’我告诉她,‘我会照顾好自己,我们志愿者队伍相互关照、非常团结,只有靠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早日战胜疫情。等我回去,一定要给您补过生日。’”

  ——摘自云岩区茶园路街道安居社区居委会志愿者、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二处陈癸竹的战“疫”日记。

 

  左图为陈癸竹帮社区居民代买生活物资,右图为她挨家挨户分发抗原检测试剂盒

 

  “此次疫情,南明区花果园是高风险区。作为党员,虽然早早提交了抗‘疫’志愿申请,却迟迟没有得到回应。

  9月10号,恰逢中秋节,终于等来了分发物资的任务,赶紧下楼与其他志愿者一道,为同栋楼住户分发‘中秋大礼包’。挨家挨户敲开门,送上月饼、午餐肉罐头、小面包、老干妈油辣椒等,以及最重要的《中秋致信》。‘谢谢’‘辛苦了’,住户们不仅没有埋怨封控、没有抱怨前期的种种困难,反而不停感谢,更加坚定了我作为一名党员为群众纾困的信念。‘希望社区多给我派发工作任务,让我更好地为大家服务’,我再次向社区提交志愿申请。任务很简单,感悟却很深刻。在花果园疫情最吃紧阶段,党和政府大力解决管控区生活物资供应问题,使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更加坚定。微信朋友圈里,邻居们齐刷刷晒着‘中秋大礼包’,这一刻,我仿佛看到孩子们抱着大礼包的尖叫和雀跃,大人们接到物资后的感谢和激动,以及党员志愿者们的耐心和坚韧......“花果园加油!贵阳加油!”

  ——摘自南明区花果园社区志愿者、市人大城建委办公室杨彩曌的战“疫”日记。

 

  左图为花果园社区X区6栋党员志愿者队伍,右图为杨彩曌挨家挨户分发“中秋大礼包”

 

  “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响应号召参加社区疫情防控是我的使命,同时作为一名‘军属’,丈夫在部队执行任务,我也要尽自己所能帮助大家。

  在小区里,看到不少志愿者虽然上有老下有小,但毅然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中,不少还是‘两口子’‘父子兵’,大家面对疫情的考验,无私奉献、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帮助小区里的老人、小孩、孕妇和困难家庭,为大家解决困难。正是因为大家团结互助,小区内生活才井然有序。今天,我接到要求去督促隔离酒店的改造工作,我将服从安排,做好准备迎接新的考验。我始终相信,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

  ——摘自经开区黄河路街道国际新城社区志愿者、市人大教科委办公室孙梦秋的战“疫”日记。

 

  图为孙梦秋为居民配送蔬菜和“中秋大礼包”

 

  “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让本应返校的女儿滞留贵阳,于是我带着她一起加入了云岩区文昌阁街道宝山路社区志愿服务队。

  在居委会同志的带领下,我和女儿一起挨栋通知每栋楼绿码的居民到贵阳十中做核酸,为黄码人员登记。在‘扫楼’中,我们发现省医旁边住着许多求医住院的家属租户,多群租,都是家有病人需要照顾,其中登记到一户5岁孩子患白血病免疫力低不能接触人群,联系居委会优先做了核酸;女儿还为两位90岁高龄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做核酸提供服务。发放抗原检测试剂盒时,跟随着社区工作人员走访网格里的居民,帮助老年人完成抗原的采集……疫情中,每个人都不容易,都是疫情中的孤勇者,希望早日恢复正常,贵阳加油!”

  ——摘自云岩区文昌阁街道宝山路社区志愿者、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办公室李萍的战“疫”日记。

 

  图为李萍带着女儿一起分拣登记抗原检测试剂盒、“扫楼”了解居民困难

 

  “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压舱石”

  “9月4日是全员第二次核酸检测的日子,清晨5点半被一阵急促的闹铃叫醒,我急忙收拾好赶到社区,所有的志愿者都成了可爱的‘大白’。

  7点,我们整装待发去‘扫楼’,许多居民被我们敲门声从睡梦中吵醒,但是开门迎接我们的都是一张张可亲的笑容,‘谢谢政府的关心’‘好的好的,马上下楼’‘你们辛苦啦’……群众的支持和理解,是我们抗击疫情的压舱石。相信我们一定能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阻击战、攻坚战。”

  ——摘自云岩区文昌阁街道富水社区居委会志愿者、市人大农经委办公室方俊的战“疫”日记。

 

  图为方俊正在做居民信息登记

 

  “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我主要参与社区核酸采集秩序维护,到楼巷呼叫小区居民,对不清楚防疫要求的居民做一些政策的解释等。虽然只是重复着简单的几句话,但看着井然有序的队伍,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成就感和责任感。

  尤其是看到社区工作人员的忙碌,医务人员的艰辛与无畏,更是让自己的思想有了全新的认识。想起了我们在做《贵阳市街道办事处工作条例》立法时,当时对基层工作人员目标绩效奖励的倾斜是否有必要写进法条,很多人有异议,最后我们还是坚持要写进法条,也再次证明我们的坚持是有意义的。另外,因为妻子是一名医生,疫情发生以来就一直坚持在工作岗位,两点一线,后来直接转为闭环管理,住在了医院。之前对妻子的忙碌不是很理解,还时不时有些抱怨,以后自己得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分担。不管怎样,疫情之下,我们都是‘答卷人’,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实壁垒,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贵阳加油!”

  ——摘自南明区蟠桃宫社区居委会志愿者、市人大法制委法规处杨正华的战“疫”日记。

 

  图为杨正华参与核酸采样秩序维护

 

  随着观山湖、白云等区域解除临时静态管理,机关有的志愿者返回工作岗位,但是更多的志愿者仍将坚守在“一线”。

  拨云见日终有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疫情不退,志愿者不退。(撰稿人:童露 刘昌友 冯卓 陈小雨 李鑫洁 袁询 王发碧 谭涛 林卓毅 陈癸竹 杨彩曌 孙梦秋 李萍 方俊 杨正华)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