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身份 一样的情怀!福泉市在金山街道推行选民代表议事会制度的实践
2014年,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行政管理体系科学化、资源配置合理化和生产力布局规范化,提高社会公共资源设施配备公平化,福泉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将原17个乡镇整合为8个(5镇1乡2街道)。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一、二、三产业发展质效进一步提高。
金山街道召开选民代表议事会议:表决通过会议议程
一、推行选民代表议事会议制度的源由
行政区划调整后,新设立的街道办事处负有城市社区治理职能,还承担着拆并乡镇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等任务。特别是作为中心城区的金山街道,由原来金山、城厢、岔河3个乡镇组建,辖区既有城市又有农村,人口多,面积大,地域广。新组建为街道后,属政府派出机构,不再履行一级政权责任,没有本级最基层的人大代表和人民代表大会。一定程度上存在民意反映“缺位”,民主渠道“缺失”,人大监督“缺项”等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在市委的领导下,金山街道从体制机制上破局,积极探索在街道实行选民代表议事会议制度,有效架起了街道群众和党工委、办事处沟通的桥梁,畅通了民意上传、政情下达渠道,汇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基层生动实践。
“以前我是城厢镇的人大代表,组建为街道后,就不能当乡镇人大代表了,没想到还能被选聘为金山街道的选民代表,继续为民“代言”,我觉得很光荣!”今年是金山街道推行选民代表议事会议的第三年,当记者问当街道选民代表有什么感想时,金山街道双桥社区党委书记江仁祥深有感触地说。
金山街道召开选民代表议事会议:票选重大民生实事项目
二、推行选民代表议事会议制度的举措
街道选民代表议事会议制度是一项重大的政治性、制度性改革创新工作,金山街道参照《贵州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建立了会议及闭会期间各项工作制度和办法,确保选民代表会议制度规范运行。一是明确会议性质和形式。街道选民议事会是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由街道人大工委召集,按照约定的议事规则听取和讨论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参与民主管理、监督工作落实的制度。一般每年组织两次会议,具体召开时间、议程和相关筹备工作等经党工委同意报市人大备案。二是明确主要任务。听取街道办事处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项目、民生实事等安排及执行情况的通报;听取街道人大工委的工作通报,提出意见建议,并进行满意度测评;听取街道办事处专项工作及市派驻机构的工作汇报并开展民主评议;对街道民生实事项目进行会商、票选、监督、测评;组织参与街道人大工委开展的视察、调研、检查、评议等监督活动。三是明确代表产生方式。选民代表按照社区推选(社区群众代表大会)、人大审查(人大工委对推荐人员进行政审)、群众监督(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党委决策(党工委研究)、人大工委聘用,聘期5年,与人大代表任期一致。目前,金山街道有选民代表68名,社区居民、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等一线人员比例达82.35%。
三、推行选民代表议事会议制度的关键
实施街道选民代表议事会议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金山街道围绕“作用发挥”这一根本,精心设计运行程序,明确主体作用,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个环节紧密衔接、运行顺畅。一是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领导核心作用。街道党工委全面领导会议筹备工作,党工委书记全程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向群众发出党委声音。二是充分发挥街道人大工委牵头组织作用。街道人大工委主动担当履职,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依法正确有效开展监督,做好代表履职保障,牵头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三是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主体报告作用,主动接受监督。在会议召开前,街道办事处认真研究起草工作报告,做到紧扣发展、关注民生,体现工作实效。在会议上安排派驻机构和街道站所室作工作报告,自觉接受监督评议。自实施选民代表议事会议制度以来,共组织召开选民议事会议4次,听取街道办事处报告4次,评议街道站所室3次。四是充分发挥选民代表作用,为人民代言发声。在召开会议时认真听取报告,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形成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共识;充分发挥选民代表参与决策作用,在今年探索实施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从13件民生实事候选项目中票选出10件,作为2022年街道民生实事项目,目前,已办理完成8件,2件正有效实施中,实现民生实事项目“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转变。
金山街道召开选民代表议事会议:颁发选民代表聘书
四、推行选民代表议事会议制度取得的成效
金山街道在探索在街道层面实施选民代表议事会议制度,拓展了街道人大工作范畴,在密切联系群众、畅通民情渠道、汇聚民意民智、履职监督等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弥补了履职监督的“空白点”。街道选民代表议事会议制度的建立,完善了街道人大工委的组织架构和议事平台,延伸了辖区代表的履职联系和履职领域,弥补了在街道层面代表监督的“空白点”。同时,也促使了街道人大工委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主动履职,关心关注群众急难愁盼,努力使街道工作更好体现群众意志和愿望。二是架起了政府与选民的“连心桥”。街道选民议事会议的实施,架起了街道办事处与选民之间的“桥梁”。选民代表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工作在第一线,生活在群众中,所提意见建议为所在行业领域和基层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这就为街道办事处决策提供了广泛的民意基础和支撑。三是开通了民意表达“直通车”。街道选民议事会议制度的建立,拓宽了群众参与基层民主政治的渠道,让群众对街道工作有了更多的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更好的与街道一起面对面的谈问题、提建议、话发展,实现了街道与选民双向互动,上下贯通。闭会期间,以选民代表为纽带,建立选民与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室)的民意反映“直通车”,2022年累计征集意见建议96件,其中55件已基本解决,剩余41件按要求已转至相关单位办理。四是成为了为民办事“催化剂”。办事处每年年初向代表报告工作和对计划实施的民生实事进行票选,年底对政府工作实施情况、代表履职情况进行评价检验。工作报告和民生实事是办事处对群众的庄严承诺,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统一思想、自我加压攻坚克难。同时,也促进选民代表能够主动关注、主动宣传、主动配合街道工作,形成合力,推动街道重点难点工作的落实,激发了代表主动履职的热情。今年以来组织代表积极开展“我为选民办实事”活动,共办成实事54件。五是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建立选民代表议事会议制度,对街道办事处的监督有了支撑和保障,通过召开选民代表议事会,听取并测评街道办事处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促进了街道各项工作在人大监督下高质量发展。加强了街道人大与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增加了选民有序参与政治的途径,拓宽了街道民意反映渠道,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有益探索。(供稿:福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熊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