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县人大常委会:聚焦“三个环节”有效推动建议办理实效
近年来,黄平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办好代表建议作为集聚民智、汇聚民力、凝聚民心、保障民生的重要抓手,与服务黄平县高质量发展大局联系起来,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结合起来,与做好当前和下步中心工作统一起来,聚焦“办前、办中、办后”三个环节精准发力,有效推动代表建议办理质量提升,扎实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黄平实践。
聚焦办前环节,下好“先手棋”。县人大常委会按照《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办法》,进一步健全交办、承办、督办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代表建议的提出、交办、督办、答复各个工作环节,做到程序清晰、环环相扣,使办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后,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梳理代表建议,分类建立台账,通过办前会议沟通,做到精准交办到位,将218件建议分类明确主办单位和会办单位,并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督办建议14件,县人民政府县长、副县长督办建议9件。
聚焦办中环节,打好“组合拳”。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人民民主贯穿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全过程,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共为的工作局面。在建议办理过程中,组织承办单位与提出建议的代表进行点对点沟通、面对面协商,加强人大代表和承办单位合力联动,采取“县领导领办督办+县委督查室办理进度监督”的方式,将建议的督办工作和日常监督工作、调研视察等工作相结合,确保代表建议“件件有回音”,助推建议由“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今年来,全县人大代表所提的218件建议中,涉及承办单位26个,参与人大代表270人次。
聚焦办后环节,牵好“牛鼻子”。县人大常委会坚持视察评议督办机制,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对建议办理落实情况开展现场集中视察,听取承办单位办理情况汇报及代表对办理结果满意情况,推动“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转变,有效促进办理实效。建立建议办理激励机制,年底将评选一批优秀建议和承办先进单位,激励建议办理落实,有效促进办理实效。(作者:杨璐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