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助力开创“强省会”新局面 为谱写南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人大力量——贵阳市南明区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15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一年砥砺奋进,一度春华秋实。回望南明区人大常委会2022年履职历程,一次次创新实践、一场场审议表决,无不承载着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关切;一份份意见建议、一次次监督检查,书写了不负人民重托、服务发展大局的人大答卷。


贵阳市南明区筑城广场 赵松摄


2022年,在区委的领导下,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决策部署,依法履职尽责、积极担当作为、服务发展大局,为谱写南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做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服务中心大局 发挥人大监督职能

人民关切所系,改革发展所需,就是人大监督所至。区人大常委会立足法定职能,着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两业”调度会现场


领衔调度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促进“两业”持续向好;常委会领导率队走访企业70余次,帮助10余家企业纾困解难,助力实体经济复苏;专题询问全区招商引资情况,助力产业大招商行动实施,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审查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和政府债务管理,审查计划、预算和审计工作报告,保障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深化预算联网监督,为民管好“钱袋子”;调研区固定投资和民间投资情况,综合提出建议,推动经济稳进提质。


督导隔离酒店管控工作


面对疫情大战大考,常委会主要领导逐一走访全区30家隔离酒店,协调解决物资运送、设施修缮等10余项困难;班子成员第一时间分赴包保乡办督导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主动参与筑城广场方舱实验室建设运行;全体干部踊跃奋战在卡点值守、核酸检测、物资配送、隔离转运等基层一线……抗疫行动得到区委肯定,彰显了全区人大系统敢担当、善作为的良好形象。


坚持保障改善民生 强化人大责任担当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围绕城市功能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发力,推进民生福祉改善提升。

紧盯青云路改造提升工作,建议政府深挖历史文脉,盘活现有资源,助推打造“南云老城核心”;聚焦“铁腕治堵”,组织人大代表前往解放西路、都司高架桥等16个点位调研,提出意见建议供政府决策参考;监督城区路网建设,推动打通二戈寨立交、红岩北路等路段,开展微型消防站交叉执法检查,使其发挥应有作用,推动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视察农村“五治”工作


视察“一圈两场三改”、农村“五治”和为民办“十件实事”三大民生工程,确保实事办实,惠及于民;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推动多项风险隐患按期整改销号;落实“筑人才·强省会”工作要求,牵头举办两场招聘会,达成就业意向110余人;督导问题房开化解攻坚,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视察残疾人就业情况,督促政府关心特殊群体,回应人民期盼。

审议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深入华润九悦项目、都市国际小区等地检查,推动垃圾分类、扬尘治理等工作有序开展,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题询问水污染防治法贯彻执行情况,组织人大代表前往小车河、南明河等地开展巡河活动,促进域内河段水清岸绿、河畅景美。


坚持严格依法依规  助推法治南明建设

法者,治之端也。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推进依法行政、民主立法和司法监督,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


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现场


认真落实任前法律考试、拟供职报告、宪法宣誓等制度,依法任命国家工作人员134名,确保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落实备案审查制度,全年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17件;开展《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条例》8项等执法检查,保障法律法规在我区有效执行。

参与《贵州省乌江保护条例》《贵阳市停车场管理规定》等12次立法调研,收集《贵州省老年教育条例》《贵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等修法建议40余条,整理上报群众立法需求17条,积极参与立法后评估,推动立法工作更接地气、更近民情。

调研区检察院“四大检察”护航“十大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视察区法院诉源治理工作,支持司法机关更好服务“强省会”大局;调研区公安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出《关于提高辅警待遇的建议》,激励公安队伍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护航新征程。


坚持代表主体地位 服务保障代表依法履职

人大工作,主体是代表,活力看代表。过去一年,区人大常委会创新搭建履职体系、认真办理代表建议、扎实开展履职活动……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南明实践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南明区人大代表工作室揭牌仪式


建成13家人大代表工作室,完成22个代表联络站提档升级,成立咨询专家库。形成以工作室为中心、联络站为辐射点、专家库为平台的履职体系,实现监督检查、意见建议、民意聚焦有效串联,真正做到代表联系群众“全天候”、群众反映问题“零距离”。

扎实推进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建立健全常委会领导督办、政府领导领办、各专委会促办工作机制,让建议办理规范有序、落到实处;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要求政府认真组织办理,让代表呼声有回应、有落实。本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建议意见79条,满意率答复率均为100%。

组织代表集中培训,建立代表履职档案,完善履职考评办法;落实“双联系”制度,邀请代表列席会议,定期向代表通报政情,为代表依法履职创造良好条件;强化服务保障,组织动员全区五级人大代表积极抗疫,累计捐款捐物约300万元、参与志愿服务2000余人次,凝聚起共克时艰的代表合力。


坚持从严从实要求 不断提高依法履职能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过去一年,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加强自身建设,持续改进工作作风,继续向“庸、懒、散、软、浮、推”作风顽疾亮剑,着力增强履职合力。

常委会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持之以恒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常委会党组建设,坚持党组中心组和机关集中学习制度,履职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创新中激发人大工作活力,首次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首次建立咨询专家库、首次组织交叉执法检查、首次以“询问+督办”形式跟踪建议办理、首次实现各级人大代表全员“编组进站”,守正出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南明实践。

重视宣传舆论工作,2022年共刊发新闻稿件40余篇,策划《南明区人大常委会倾力支持“强省会”工作走笔》《这是我的使命担当》等重点稿件,相继在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级媒体刊发,唱响人大工作主旋律。

回首方知行渐远,登高振奋再向前。承载着人民的期待,肩负着神圣的使命,2023年,区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全区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完善发展,为开创“强省会”新局面,谱写南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人大力量!(供稿:南明区人大办 邓婷婷  赵松 金方椿)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