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毕节市人大常委会:紧扣中心勤履职 助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3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2022年,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对毕节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中央、省委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紧扣“两区一典范一基地”战略定位,全面高效履职,有力助推全市“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涉农立法  助力乡村振兴

紧扣“三农”领域开展立法工作,积极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以法治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组成调研组赴七星关、大方、织金、纳雍、赫章等地,通过实地察看、座谈走访、听取汇报等方式开展农村供水保障立法前期调研,了解到全市农村供水保障存在“稳定水源保障不足、工程管护难度大、建后管护不到位、要素保障不充分、监管力量薄弱”等问题后,认真提出立法建议,形成立法调研报告向市委报告后,将毕节市农村供水保障立法项目纳入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待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实施农村供水保障方面的法规后,有序推进“毕节市农村供水保障条例”立法工作。针对毕节市农村供水保障立法调研中发现的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建设存在影响工程进度的问题,及时将问题梳理后交市政府研究办理,市政府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成立工作专班,建立会商机制,实行清单化管理,切实解决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存在问题,有力保障工程建设进度。扎实开展《毕节市乡村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立法工作,该《条例》已经2022年3月16日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经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批准,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施行,为全市治理乡村环境卫生、推进文明乡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法治保障。


创新监督方式  提升监督质效

紧紧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林下经济发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林业碳汇、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等领域,综合采取听取和审议报告、专题询问、执法检查、专题调研等方式对“三农”领域工作开展监督,打好监督组合拳,切实提升监督质效。

——依法开展专题询问,发挥“人大问政”作用。创新采取“一问一答一测评”的方式,对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进行专题询问。参会的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紧盯如何进一步健全防贫监测帮扶机制等10个典型问题进行发问,市政府组成部门有关负责人作答后,参会的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被询问单位回答的问题进行满意度测评,8个部门测评结果为“满意”、2个部门测评结果为“基本满意”,并根据审议情况综合提出“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头等大事抓实抓细、把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作为重中之重科学谋划、以加强乡村建设作为乡村生态美的主抓手全面推进、抓好深化农村改革践行体制机制创新、压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等方面的审议意见,有力发挥“人大问政”作用,推动政府进行“民生考试”,切实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不断践行初心使命、主动担当作为。

——听取审议专项报告,推动问题整改落实。组成5个调研组深入各县市区对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进行调研,切实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召开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报告》,提出“聚焦成果巩固守住返贫风险底线、聚焦工作衔接有序推进乡村振兴、聚焦要素保障筑牢发展支撑基础、聚焦深化农村改革强化体制机制创新、聚焦责任压实强化内生动力激活”等5个方面的意见建议,切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向走深走实。

——扎实开展执法检查,推动法律贯彻实施。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形成《毕节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报送省人大常委会,提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依法开展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抓实防贫监测和精准帮扶,坚决守住返贫风险底线;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强化财政资金项目监督管理;进一步聚焦工作衔接,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等意见建议,切实发挥“法律巡视”作用,推动国家法律在我市得到全面贯彻实施,以法治力量推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提出推动工作对策。组成调研组赴七星关、黔西、纳雍、威宁等地,对全市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提出“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示范带动机制、建设林下产业发展新业态、进一步壮大人才队伍”等意见建议,有效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为全市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组成调研组赴黔西、威宁、赫章等地,对全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情况进行调研,提出“进一步深化对品牌建设的认识、进一步完善品牌建设支撑体系、进一步强化品牌宣传保护力度、进一步推进品牌成果的产业转化”等意见建议,推动提高打造全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工作效率。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委托市县人大调研等方式,对毕节市林业碳汇工作进展和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调研,提出“抓住机遇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支撑体系探索市场交易、加快推进林业碳票价值实现、加大林业碳汇宣传强化推广应用、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强化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认识压实责任、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经费保障、强化部门沟通协调推进项目、创新发展模式推进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管护水平”等意见建议,为全市林业碳汇工作和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高质量推进注入强劲动力。


发挥代表作用  密切联系群众 

始终把认真办理代表提出的涉农方面意见建议作为履职重要工作。召开市人大农业农村委全体委员会议暨工作联系部门座谈会,对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提出的39件涉农方面意见建议办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市供销社等部门要按时按要求办结代表意见建议,有力推动39件涉农代表意见建议全部办结并答复代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用心用情提高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积极组织代表参加涉农监督工作,通过电话交流、上门走访等方式与代表进行联络联系,邀请代表参加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联组会议,先后邀请市人大农业农村委委员8人次参加农村供水保障立法、林下经济发展情况专题调研,充分听取代表和委员意见建议,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不断拓展代表参与立法、监督等各项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对毕节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中央、省委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推毕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持续强化“三农”工作监督,不断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开展,为建设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的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积极贡献人大力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