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落实“三个务必”要求 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功效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21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党的二十大开启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全党:“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人大及其常委会是重要政治机关,在新的征途上,必须深刻理解、带头落实“三个务必”要求,更好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功效,以实际行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


人大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创建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全新制度,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最大限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具有显著优势和巨大功效,是我国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重要保障。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加速演进,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无论外部条件怎么变,人大工作的初心不能变。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对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任务新部署新要求,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大是人民的人大,思考谋划工作、制定法律法规、提出意见建议、作出决议决定,都应以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为衡量标准。要站稳人民立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经常深入基层一线,多到矛盾大困难多的地方,查民情、听民声、汇民意,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把握群众痛恨什么、反对什么,集中群众智慧,推动党委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政策更加系统完备。要多建睿智之言、善谋务实之策,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不断完善人大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坚持立法前问需于民、立法中问计于民、立法后问效于民,坚持监督内容由人民出题、监督过程有人民参与、监督效果请人民评判,善于通过调研、座谈、论证、咨询、听证等广泛征求和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拓宽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善于通过法定和有序的途径、方式、程序,使党委政府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

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完善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推动“双联系”工作经常性开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根植人民的特点优势,使人大代表成为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提高代表政治素养、履职能力,有序组织代表活动,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高质量办理代表议案建议,使人大代表始终忠实代表人民意志、维护人民权益。认真组织人大代表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推动人大代表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使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


人大工作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就要立足国情实际,永葆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持在大局下定位、在大考中担当。

我国改革开放45年成果丰硕,大踏步赶上了时代,目前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尤其是新时代10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顺利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复兴伟业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也要看到,实现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既面临新的战略机遇,也存在诸多困难挑战。从外部看,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从内部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人大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和党中央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保持“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的清醒。我国人口基数大,120万亿GDP人均下来远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正视差距才能缩小差距,紧盯难题方可破解难题。我国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人大想问题、作决策都要从这个基点出发,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引导全国人民“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增强历史自信,保持战略定力,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首要任务,脚踏实地,不超越发展阶段,齐心协力创造更多的收入、更满意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增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自信。民族复兴的梦想,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除了奋斗别无他途。前进道路上,“两个确立”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记“五个必由之路”,坚决落实党中央对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部署要求,知重负重、迎难而上,不信邪、不怕鬼、不惧压,锚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目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完善法律实施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强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识。对党和国家过去10年取得的彪炳史册的成就,我们充满自豪,但不能自傲。习近平总书记警示全党,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发展起来有发展起来的问题,我们现在面临的困难问题并不会比过去少。人大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畏浮云遮望眼,永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政治本色。要做实人大调研工作,远的近的都去,好的差的都看,表扬批评都听,拜群众为师、向群众请教,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永远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要旗帜鲜明反对“四风”,以全的要求、严的基调、治的理念推进作风建设,下大力气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纠正特权思想、特权行为,让人民群众充分认识人大、愿意靠近人大、真心支持人大。要守正创新人大工作,把握好变与不变,用发展的观点、辩证的思维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完善发展,让根本政治制度始终充满旺盛生机活力。要坚持过紧日子、苦日子,支持政府压减行政支出,腾出更多财政资源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确保每一分公帑都花到刀刃上、用到紧要处。


人大工作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要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人大力量。

工作就是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当前我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列出了9个大类,明确将大力度加以解决。人大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依法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积极助力破解相关难题,为完成党现阶段的历史使命团结奋斗。

用高质量立法保障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善于把党的主张、方针、政策转化为法律法规规定。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立法,健全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法规。遵循立法工作规律,因需、应时、统筹、有序开展立法,增强立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找准在立法选题、评估、论证、立项、协调、起草、征求意见、审议等各个环节的定位,正确发挥职能作用,确保国家法治统一和权威有效。

以高效率监督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紧盯高质量发展卡点问题、生态环保突出问题、防范化解风险重大问题、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打监督组合拳,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推动更好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生态、发展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促进民生保障和改善始终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紧扣法律规定、突出法律责任开展执法检查,发挥法律巡视利剑作用,推动各方面依法履职,推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保证宪法和法律法规正确实施。聚焦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加强司法工作监督,推动提升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可感性和满意度。坚持刀刃向内,着力解决不便监督、不好监督、不敢监督、不善监督问题,不断提升人大监督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供稿:遵义市人大常委会 何德强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