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黔西市各乡镇(街道)人大(人大工委)积极引导人大代表运用“三诊”工作法帮助人民群众解决急难愁盼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06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近年来,在黔西市人大常委会的有力指导下,黔西市各乡镇(街道)人大(人大工委)积极引导各级人大代表通过“坐诊”“问诊”“复诊”形式,倾听群众意见建议,收集民生问题,及时解决群众诉求。


“坐诊”:认真倾听民情民意

“我想反映一下我们社区文化广场旁边存在安全隐患,需修建堡坎……”

“您反映的问题我们已收悉,将立即开展调研,并向相关部门反映……”

在林泉镇林泉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省、毕节市、黔西市、林泉镇人大代表杨燕正在接待来访群众。对于群众反映的社区文化广场,经过调研发现,广场旁边路基没有堡坎,有坍塌风险,杨燕立即向镇党委、政府汇报,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去年10月中旬,项目完工,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广场还添置了健身器材,进一步丰富了社区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为丰富代表联系群众的渠道,黔西市各乡镇(街道)结合实际情况,设立“人大代表接访日”,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室),安排代表轮流“坐诊”,认真倾听群众诉求,收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把“群众找代表”转化为“代表等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反馈,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记录在册,逐级上报解决。


“问诊”:实地摸清真实情况

“今天我们镇人大代表到桥边社区来,主要是想问一下你们目前有什么困难,将尽力为大家解决……”

“我们桥边社区水沙六组因受持续干旱影响,41户193名群众安全饮水受到威胁,生产生活都是到三公里外的杨家湾或者乌箐河拖水。”

今年2月,重新镇人大主席徐彬带领部分镇人大代表到桥边社区与群众交流,收到了群众反映的意见。次日,代表们进村入户,与群众代表一起实地查看水源情况,并与群众座谈,最终形成建设提灌站和增设一组电网的解决建议。随后,镇人大将建议上报市人大常委会,争取到7万元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支持,历经两个月,项目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群众用上了安全放心的自来水。



各乡镇(街道)积极组织人大代表进村入户,主动联系村党员、群众代表等,通过拉家常、诉难题、话发展等接地气的方式,摸清真实情况,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道路管护、饮水安全、生活垃圾治理等疑难杂症,迎难而上主动“问诊”,集中民智开出“良方”。


“复诊”:跟踪监督建议办理

在钟山镇陶家坝社区,一条平坦整洁的柏油路大大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拉近了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距离。

“这段道路到处坑坑洼洼,严重影响车辆正常通行和附近居民、教师、学生出行安全。”在钟山镇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镇人大代表沈燕提出了硬化陶家坝社区上坝三组至白龙小学路口段道路的建议。在钟山镇党委的高度重视下,镇政府全力推动,并积极联系爱心企业援助,半个月时间,道路修复硬化完毕,这段200多米的“堵心路”成为了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连心路”。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钟山镇人大积极组织人大代表、村民代表进行视察,跟踪监督项目进度,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推动工程建设顺利进行。道路投入使用后,人大代表们多次进村入户,跟踪了解道路管养维护和工程质量等情况。



对于交由政府办理的群众急难愁盼,各乡镇(街道)人大(人大工委)组织人大代表进行“回头看”,采取“复诊”看成效,全过程监督跟踪,清单式监督,变“中转站”为“监督岗”,确保件件有回应,件件有结果。(作者:阎杨)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