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仁市“三模式”促人大代表履职作为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兴仁市在完善培训、服务、监督模式上下功夫,不断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全面提升人大代表履职活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力量。
一是坚持“分级分类”培训模式。通过制定人大代表教育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党校+高校+其他培训机构”等方式,做到分级分类、因需施教、学以致用、跟踪问效,切实提升代表学习培训质效。各乡镇(街道)依托乡级党校,结合工作重点和代表履职需求,同步对乡级人大代表开展自主培训,进一步提升代表能力,激发代表活力。同时,为人大代表订阅《中国人大》《人大论坛》等刊物1100余份,订购《新时代人大代表履职手册》《地方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导读与释义》等辅导学习资料1300余册,促使人大代表掌握基本工作方法和职责任务,切实提高代表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今年以来,共选派24名驻市各级人大代表参加省、州人大组织的省内外代表履职培训,组织3期共200名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到市委党校、广东省博罗县学习培训。(数据改为今年以来)
二是创新“双联示范”服务模式。紧紧围绕全市各阶段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建立完善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双联”制度,形成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代表联系联户长、专业化管理干部、产业能手、模范标兵等人员的“双联示范”新模式。推行“代表+N”工作模式,根据人大代表分布、选区划分和专业特长,把代表编入83个村(社区)代表联络室,结合“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广泛动员驻市各级人大代表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示范带动,发挥作用,推动全市中心工作、重大活动有效落实。今年以来,全市代表联络站(室)接待群众1500余人次,办理实事700余件。
三是建立“代表联动”监督模式。修订完善《专题询问暂行办法》《组织开展工作评议暂行办法》等,邀请基层人大代表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参加调研视察、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工作评议、代表建议督办等,对“一府一委两院”工作开展常态化监督。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对市政府有关国民经济计划、预算调整等重大事项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作出决议。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一府一委两院”整改,确保市委各项部署要求落地落细落实。今年以来,共召开市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及市二届人大常委会会议8次,组织150余名人大代表开展调研视察19次,其中开展专题调研4次、形成调研报告19份,参加执法检查3次、专题询问1次,对8个单位开展工作评议,配合上级人大开展代表活动3项,代表建议督办14次,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13项,作出决议决定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