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人大职能 助力打造千亿级产业舰队
8月14日,盛屯能源金属化学(贵州)有限公司一期项目首条生产线锌焙烧制酸、余热发电系统正式投料试生产。随着锌焙烧制酸系统的成功试车,福泉又将新增经济增长极。
自2022年8月份全面动工以来,盛屯能源一期年产15万吨电池级硫酸镍、2万吨金属高冰镍及金、银、铂、钯综合回收生产线项目在福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园区、各部门(单位)的通力协作和“保姆式”服务下,项目建设按计划稳步推进,仅用时一年,第一条生产线成功进入试生产阶段,第二条、第三条生产线设备也已进场安装,分别预计在今年的9月、12月试生产。
这样的建设和发展速度,背后有着128名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的作用,在项目建设工作中,当好项目的“宣传员”“服务员”“监督员”“战斗员”,抢晴天、战雨天,冲在一线、干在一线的努力。
近年来,福泉市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牵引,着力打造千亿级“产业舰队”,不断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以新型工业化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党委有号召,人大有行动,福泉市人大常委会把代表联络服务站室建在工地上,让代表、干部多跑腿,问题在一线解决,保障了项目落地稳、建设速度快、投产发展好,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的担当作为。
福泉市双龙工业园区入园企业31家,规模以上企业14家,在顺利推进双龙工业园区征迁任务中,仅用2个月的时间,协助征地2895亩、房屋征收69户,无一例复审、无一例到市级以上上访,盛屯、裕能两个重点项目得以顺利落地投产,裕能一期项目从开工建设到投产更是仅用6个月时间,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福泉加速度”。
同时,在项目建设中,结合福泉工业和产业发展实际,福泉市人大突出“建、管、用”并重,优化建设31个代表联络室,新建牛场双龙园区、陆坪罗坳赵家庄等9个功能型代表联络室,采取“行业相近、地域相邻、业务对口”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联系重点项目43个,采用“随机接访+定向走访”的履职模式,常态化走访企业、对接企业。通过紧盯热点难点“专门走访”、聚焦重点领域“结合走访”、针对反映问题“单独走访”等,今年以来,收集园区企业用工需求、群众诉求300余件次,通过建议转办和督办,人大代表积极为企业和群众解决困难问题253个,向企业推荐就业3000余人次。
一个个工地上,大型机械不停作业施工,一座座荒山正在变成新型工业梯田,福泉市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步履铿锵,福泉市人大将持续在打造千亿级产业舰队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