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站可为 驻站能为 出站有为!万山区黄道乡推动人大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
今年以来,万山区黄道乡坚持以为抓手,坚持“规范式”建设、“精准式”管理、“多元式”服务,让代表“进站”可为、“驻站”能为、“出站”有为,着力把人大代表联络站打造成人大代表与群众之间沟通交流的“连心桥”。
“规范式”建设,让代表“进站”可为。该乡把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成为代表履职的“主阵地”、代表交流的“连心桥”、代表学习“加油站”,对标对表规范化建设代表联络站标准建好阵地,定期组织代表交流、学习,不断凝聚思想共识,提升履职能力。
“精准式”管理,让代表“驻站”能为。该乡紧盯代表作用发挥和履职为民内容,健全完善代表联系群众、接待选民、述职评议、学习培训等基本制度,引导代表有序、高效履职。同时,公开联络站(室)年度活动计划及时间、内容、形式等信息,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同时探索“1+N”结对帮带机制,即1名人大主席团成员结对帮带N名人大代表,定期与人大代表交心谈心,摸清、收集、整理人大代表的学习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此外还组织代表与选民之间结成关怀帮扶对子,人大代表通过面对面拉家常、心贴心交流互动等方式进村入户“零距离”走访选民,了解基本生活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保障政策落实情况,听取选民最真实的想法及愿望,切切实实办实事解难题。
“多元式”服务,让代表“出站”有为。该乡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紧密联系群众及植根于人民群众中间的优势,鼓励和支持人大代表领办、创办乡村特色产业,引导人大代表结对帮带有发展养殖业、种植业的选民,通过资金支持、技术服务指导、协调市场销售渠道等方式,带动群众自主发展产业,助力群众增收致富。今年,该乡各级人大代表带头发展香柚500亩,养殖生猪5000头,发展蔬菜大棚100余亩,为辖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带动群众每月增收1000元以上。
与此同时,该乡还聚焦巩固拓展“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成果,常态化组织代表为选民办好事办实事,动员人大代表投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文明村镇复核、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宣传等工作,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美丽乡村贡献人大力量。并且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监督工作中的作用,组织人大代表“出站”到各职能站(所)、村(居),围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工作开展监督检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