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乌当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进 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建设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3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记者日前从乌当区了解到,该区人大常委会全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建设,使实践点成为各级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民意窗”“连心桥”,着力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区域典范。

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的建设过程中,乌当区人大常委会以人大政治建设为引领,多“窗口”宣传人民民主理念,不断丰富实践点“点”内外的宣传、展示效用,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优势,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乌当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故事,使实践点成为群众认识和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载体。

在阵地建设方面,以体系化建设为抓手,多模式搭建代表为民履职行权阵地,建设区级人大“1133”即一家(代表之家)、一厅(民主议事厅)、三室(代表接待室、民意收集室、代表谏言室)和三栏(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公开栏、区级实事办理结果满意度代表测评情况公开栏、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办理落实情况公开栏)平台和区、乡镇(街道)人大历史陈列室或展示墙(厅、室),加快区人大预算联网监督中心和乌当“智慧人大”等实践点载体;建设乡镇(街道)人大代表“6+N”(代表联络站、代表联络室、代表联络点、代表服务岗、“码上”找代表、智慧人大网+N)为结构的履职行权新模式。

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方面,广泛开展人大代表在“站、室、点、岗”“亮身份”活动,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采取线上或线下、集中或分散、家访或约请等形式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建立人大代表联系企业制度,并向社会公布名单。

在创新人大民主监督方面,深化人大代表旁听区人大常委会会议、乡镇(街道)人大工作会议等制度,拓宽公民旁听会议的范围;健全联动监督机制,探索区、乡镇(街道)两级人大联动监督机制;组建专业代表小组,推动监督走向专业化精准化;探索联动督办协调机制,健全人大与纪检监察及党委相关部门“大监督”,推动代表建议办理联席会商工作制度化。

在健全人民民主协商制度方面,多层次深化人大监督,把人大协商融入监督工作,围绕人民群众的关注点、利益点,让人大代表依法监督与工作调研和听取审议国家机关工作报告结合起来;把人大协商融入国家机关决策,支持区级国家机关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重大规划、重要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解决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听取有关人大代表意见、建议。

在推进基层民主治理进程方面,多领域推进乌当基层民主治理,按照各级人大代表全覆盖、所有行政村(居)全覆盖的要求,设立“人大代表接待岗”,广泛收集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民生民本、城市“一圈两场三改”、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诉求反映。(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樊荣)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