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四个强化”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7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2023年,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领导下,围绕中心大局、依法履职担当,积极采取“四个强化”举措推动代表意见建议高质量办理,充分发挥代表在助推“两区一典范一基地”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切实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贡献力量。

强化代表建议高质量办理,助推建设乡村振兴新典范。市人大代表工作机构每年都会收到市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水、电、路、讯等涉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等方面的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围绕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始终把办好代表建议作为解决民盼民愿、回应民生诉求的重要抓手,设立办理专项资金,用于解决代表建议中涉及群众期盼、急需解决又无项目支撑的民生微实事。

2023年,市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和闭会期间收到涉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代表建议61件,市人大常委会将其中涉及农村饮水工程提质改造、道路基础设施维修维护、便民桥与排水沟修建、照明路灯安装、乡村环境治理等方面的31件代表建议列入专项资金项目库,实施急难愁盼民生实事项目,惠及9万余名群众。真正让“小建议”解决“大民生”,切实助力毕节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

强化代表建议高质量办理,助推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区。2023年市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和闭会期间,市人大代表提出关于矿山恢复治理、提高造林标准、优化毕节林菌产业发展模式、加强支嘎阿鲁湖环境卫生治理等涉及绿色发展的建议19件,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主任会议成员领衔督办、各专委会全面督办、市县人大协同督办的方式,督促市人民政府及市直有关承办单位以办理代表建议为抓手,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园林绿化、巡河巡林等各项工作,全面推动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区。

涉及绿色发展的代表建议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督办下,在市人民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高质高效办理下,得到办理落实。市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督办代表提出《关于矿山恢复治理方面的建议》后,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积极对接生态环保、林业、能源等部门,共同推进建议办理,重点围绕毕节市国土空间生态修护总体布局,以解决生态系统问题为导向,推动毕节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强化代表建议高质量办理,助推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开发,既是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也是代表们关注的焦点。2023年市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和闭会期间,市人大代表针对全市教育、医疗、就业等提出一系列建议,为毕节强化人才服务保障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要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做好人才工作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由政府主导吸引人才、高校主导培养人才,不断完善人才激励优惠政策。”市人大代表鲁小飞建议,“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制定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加大人才引进培养投入,落实人才激励政策,以市场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政企’合作。”

近年来,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与支持下,市人民政府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不断改善人才发展环境,用事业聚集人才、用感情温暖人才、用待遇留住人才、用文化融合人才,切实推动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全力助推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强化代表建议高质量办理,助推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2023年市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和闭会期间,市人大代表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等涉及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的相关领域,提出许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将代表提出的建议交市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办理,明确办理时限、强化办理责任,全力推动代表建议得到办理,切实以改革增动力、破瓶颈、促发展。

同时,为推动代表建议办理走深走实,市人大常委会全面加强人大工作机制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巩固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1+3”工作机制,促进代表建议办理进一步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确保代表建议办理高质量。确保民生实事项目充分反映人民意愿、凝聚人民智慧、惠及人民群众。

一年来,市人大代表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围绕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有效助力毕节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